中國過去幾十年的高速發展,讓許多人抓住了時代的機遇,然而我們不再滿足於眼前的溫飽富足:如何規避風險、守住財富成爲新時代的主題。近年來海外投資的熱度越發高漲,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海外房產投資中。之前在國內的房產出現了一大波的炒房熱,但是如今,國內樓市價格動盪、調控政策不斷的形勢下,考慮到分散資金風險等因素,海外置業成爲了國人投資的內在真實需求。海外投資是一大趨勢,但海外置業卻也有幾大難題,怎麼買麼,買入賣出的時機也很重要。

海外置業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相比在國內購置房產,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投資的“理念”變了,“入鄉隨俗”和“分散風險”非常重要。

第一,入鄉隨俗。海外置業,房子基本是出租或轉手給當地人,那麼當地人的需求和喜好才最重要。比如說很多客戶都喜歡選擇坐北朝南的房子,但在泰國,這有可能會非常熱。

第二,分散風險。海外置業的根本在於分散資產的風險,其次纔是獲利,因此有些玩法,除非你很專業否則最好是不要去碰。

如果要進行海外房產置業,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國家宏觀經濟處在什麼發展階段、成熟度如何、匯率和經濟結構是否穩定,經濟增速是否客觀、抗風險能力如何?

區域的位置、人口規模、經濟結構、收入水平、交通發展、居住人羣、Local等區域因素 。

房屋產權、交易流程、價格區間、交易記錄、房屋情況、資金安全等問題。

交易成本、稅費標準、持有成本、再售週期、財稅政策、委託管理等。

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就可以找到一個符合自己的房產了。

“需求匹配”遠比“性價比”重要

購置海外資產,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匹配自己需求的項目。

首先是考慮投資預算有多少?每一檔對應的市場和項目都不一樣。預算的範圍是多少,自己能承擔多大的風險,主要爲了資產保值,還是說就是想去炒房博收益的?這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要評估個人置業需求和偏好情況,有子女教育需求嗎,有移民考慮嗎,有旅行度假愛好嗎?如果有孩子教育留學的考慮,個人徵信比較好,預算充足,那就看歐美髮達國家,這些國家的經濟基礎好,房產製度完善,配套的金融服務也是如此,海外購房者往往可以用較少的資金,通過加槓桿貸款購房。例如英國就是如此。有移民考慮,那就是可以看看歐洲希臘、馬耳他、加拿大等。喜歡旅行,常度假,那就選一個旅行城市,買套房,沒事還可以常去住住。有些家庭海外買房的目的可能是養老自住,那麼旅遊勝地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居住環境會更舒服。還有些家庭帶着孩子到東南亞去上國際學校,希望能用房子出租的租金收益,來彌補自己租在學校周邊的住房成本。此時,一套有高現金流的準現房公寓明顯比期房更划算。

總之一句話,重要的是需求匹配,通過需求來篩選國家和項目,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有價值的項目。

如何判斷一個城市是否值得投資?

看一個城市是否值得投資,幾個角度蠻值得關注的:

年輕人多不多?早上上班的人多不多?在路上的行人走得快不快?基本上可以小小判斷這個城市的活力好不好?

年輕人都在幹什麼?咖啡館裏,飯館餐廳裏,有沒有很熱鬧,以及是不是在談生意?咖啡店裏都是在敲着電腦,餐廳裏很多生意在談着,這就很明顯的經濟效應的反饋了。

堵不堵車,儘管這是一個令人不那麼好的體驗,但是這也是側面可以看到這個城市經濟脈搏的體現。車子多不多,路上堵不堵,一目瞭然。

同時投資要緊抓三個重點:

一、經濟增長:這是在創造財富,一切投資必須是有經濟增長作爲基礎。不搭乘經濟增長的投資,最多能做到短期的保值,大部分情況下是價格波動,是賭博。沒有經濟增長就不應該有長期的利潤存在。

二、貨幣供應量增加:這是在分配財富,也是俗稱的通貨膨脹。錢多了,導致資產(房產)名義價格上漲,債務被動稀釋,兩者疊加,央行把真金白銀硬塞給了有產者,無產者剛好相反,沒有機會參與財富的重新分配。

三、貨幣借入式投資:用自己的錢投資,表面上的收益要減去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損失,實際得到的收益很有限,用別人的錢投資,表面上有利息,減去本金被稀釋部分,實際上是佔便宜。房貸是金融工具,槓桿是放大財富持有量的手段。一邊享受着房產升值帶來的利潤,另一邊是佔貨幣稀釋債務的便宜。

投資人有多項海外房產需求動因,綜合考量,結合個人實際情況置業。

朋友們記得隨時關注點贊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