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5種“中國式禮貌”千萬別逼孩子學,90%的家長踩雷了!

從小家長就開始教育我們要懂禮貌,無論是長輩還是老師,都要問聲好,不然就是不乖不聽話。

但是,家長認爲的一些禮貌行爲,只是家長爲了保護自己的面子,尤其是以下5種“中國式禮貌”,反而對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1.見人必須打招呼

每當遇到熟人或長輩,父母就會馬上讓孩子打招呼,他們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懂禮貌。

但是對於孩子來講,父母認識的這些熟人或長輩只是他們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而已。

因此,如果你家孩子沒有叫人,家家月嫂請家長不要認爲孩子沒禮貌,或者強迫孩子去叫人。孩子只是因爲怕生,就算你這時候強迫他叫了,你心情也不會好哪裏去,還可能對孩子發脾氣,只會適得其反。

這時候家家月嫂建議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可以蹲下來安撫孩子,並鼓勵孩子下次遇到的時候學會和他們打招呼,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更加開朗。

2.逼迫孩子表演才藝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呢?在家庭聚會時,爲了炫耀各家的孩子,家長會讓孩子當衆表演各種才藝,如果孩子喜歡在這種場合表演也就罷了,如果孩子不願意,一些家長就會覺得自己的面子掛不住,回去之後批評孩子。

對於這種做法,家家月嫂非常不提倡。孩子並不是家長炫耀的籌碼,他也是有自己的自尊心,家長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

3.過分謙虛

當家長因爲孩子得到某些成就高興,別的家長進行表揚時,你會看到有些家長經常習慣性說:“哎呀,我們家孩子不行,就是表面上過得去,沒你家的孩子聰明。”

這時孩子剛好在身邊,這樣的回答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感覺自己被否定了,反而會變得越來越缺乏自信。

因此,家家月嫂建議家長面對他人對孩子的表揚,首先對孩子的成績進行肯定,並且告訴孩子不能因爲被誇自己而飄了,應該繼續努力,這種教育方式既能肯定孩子的努力,又能保護他的自尊心。

4.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

從小到大,家長最習慣對孩子說的話就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能考那麼高分,你看你自己,考得這麼差。”家家月嫂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也知道被人比較被人看輕很不爽。可是輪到自己做父母,對待孩子又不知不覺變成這種教育方式。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老是和別家孩子進行對比,反而忽略了孩子身上的優點。作爲家長的你,應該學會找到孩子的亮點。如果孩子長期被批評教育,只會讓孩子變得壓抑自卑,認爲自己不成器,做不來大事。

5.過於謙讓

大家都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因爲謙讓是一種美德。因此,在一個家庭裏,如果有2個孩子的話,家長都希望大寶要儘量讓着二寶。

可是一味地讓大寶對二寶忍讓,會讓大寶懷疑父母並不愛自己,變得非常敏感。並且長時間的謙讓只會讓孩子養成不愛爭取、順從接受的性格。

雖然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禮讓是對的,但是過於一味謙讓只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主動分享,而不是被迫禮讓。

家家月嫂碎碎念

禮貌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也反應了家庭的教養,但是禮貌不應該是在逼迫中形成的,應該通過後期教育慢慢培養的,所以以上5種會“踩雷”的“禮貌”,如果你們家也有這種行爲,那就請你快停下來吧!

關注【家家月嫂】,你想了解的孕期知識、產後護理、育兒成長、月子護理(找月嫂、育嬰師、催乳師)、產後護理等,都能在這裏找到答案,讓你和寶寶更舒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