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紅

摘要:本文從吳承恩一生完成一部書的執着,不受傳統束縛、開創自己的文風,憐憫民衆的民主民生思想的萌動等方面,緬懷吳承恩,倡導傳承、弘揚西遊記文化。

關鍵詞:吳承恩 西遊記 文化

西遊記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結晶,吳承恩創作的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是一顆文學瑰寶,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人們在深切的喜愛中,感悟其高深玄奧的思想涵義,自然追尋歷史深處的吳承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文學大師吳承恩,品味他傳奇而不平凡的一生,感悟西遊記文化的博大精深。

約1506年,吳承恩(字汝忠)出身於一個儒商家庭,少即文名於淮,善良正直,勤思好學;雖博學多才,但科場不利,多受挫折,飽受世態炎涼的嘲諷和憋屈,英齡不得濟世之志;晚年不願爲“五斗米”折腰,歸隱家園,完成夙願,著書立說,抒發胸臆,筆伐人間邪惡,傾吐迴天願望。

吳承恩自幼就愛奇文,捜百代闕文,採千秋遺韻,一生執着追求,用盡畢生的心血和才華,最終凝練成不朽鉅著《西遊記》,流佈於世,啓示世人。他自己在《禹鼎志序》中回憶說:“餘幼年即好奇聞。在童子社學時,每偷市野言稗史,懼爲父師呵奪,私求隱處讀之。比長,好益甚,聞益奇。迨於既壯,旁求曲致,幾貯滿胸中矣。”吳承恩歷經磨難,在困境中不忘初心,完成夙願,一生僅爲一部書的執着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吳承恩多才多藝,善寫各類體裁的文章,也擅於書法、繪畫、圍棋等,對軍事也有一定的瞭解。平生詩詞寫作最多,多有散失。他雖然生活在“前後七子”爲代表的復古思潮籠罩文壇的時期,但是吳承恩絕不跟風,不受其束縛,開創自己的風格。他的詩歌給文壇帶來了清新的氣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曾說:“烏呼!是輯也野人之辭也。吾觀於野,而知情之極摯,文之所由生矣。”(《吳射陽先生存稿》第二卷)意思是說,真實的強烈的感情是文學的源泉。淮安知府陳文燭在《吳射陽先生存稿敘》中寫道:“汝忠謂:文自六經後,惟漢魏爲近古,詩自三百篇後,惟唐人爲近古。近時學者,徒謝朝華而不知蓄多識,去陳言而不知漱芳潤,即欲敷文陳詩,溢縹囊於無窮也,難矣!…… 今觀汝忠之作,緣情而綺麗,體物而瀏亮,其詞微而顯,其旨博而深。〈明堂〉一賦,鏗然金石;至於書、記、碑、敘之文,雖不擬古何人,班孟堅、柳子厚之遺也;詩詞雖不擬古何人,李太白、辛幼安之遺也。”明代著名文學家李維楨在《吳射陽先生集選敘》中寫道:“嘉、隆之間,雅道大興,七子力驅而近之古,海內翕然鄉風,…… 而獨山陽吳汝忠不然,……大要汝忠師心匠意,不傍人門戶籬落,以釣一時聲譽,故所就如此。”清代學者朱彝尊在《明詩綜》卷四十八卷中說吳承恩的詩“習氣悉除,一時殆鮮其匹。”……從陳文燭、李維楨、朱彝尊等人的述說中可以看出吳承恩具有不受傳統束縛、敢於開拓創新的精神,這也值得我們學習。

吳承恩一生同情百姓疾苦,期盼社會和諧、人民安樂,深惡當時嗜利無恥、腐敗墮落的社會風氣和官場上的黑暗腐敗。他在《二郎搜山圖歌》詩中寫道“……民災翻出衣冠中,不爲猿鶴爲沙蟲。坐觀宋室用五鬼,不見虞廷誅四凶。野夫有懷多感激,撫事臨風三嘆息。胸中磨損斬邪刀,欲起平之恨無力。……”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同情百姓、抨擊社會不公平,詩中的妖魔鬼怪是指奸邪小人和禍國殃民的奸臣,他想變成超人將這些人除盡,可惜自己是一個手無力的書生。淮河自古多有水患,給沿岸百姓造成了巨大危害,有一年淮河岸邊突現一具龍蛻,吳承恩非常高興地寫下《瑞龍歌》一詩,祈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他在詩中寫道;“……佇看寰宇遍耕桑,萬曆千年保天位。……”吳承恩教訓不知老百姓疾苦的公子、小姐們,曾寫過一首詩《夏日》“高堂美人不禁暑,冰簟湘簾夢秋雨。豈知寒懊運天功,爲我黎民實禾黍。”等等。吳承恩在長興做縣丞時,一心爲窮苦大衆作想,不怕得罪權貴,爲普通百姓服務,最後被冤入獄。晚年,他看透封建官僚社會的腐敗和虛僞,也憐憫天下蒼生的貧困和艱苦,歸隱家中,通過玄奘取經的故事,創作《西遊記》。孫悟空是他理想的化身,是真理和正義的化身,是神通和勇敢的精靈。孫悟空以“火眼金睛”、“七十二變”,“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的法術,破解八十一難,降妖伏魔,解救受苦受難的災民,人性化地撫慰蒼生。不忘初心,保唐僧取得真經,希望人心向善,修身養性,構建和諧社會。我們通過吳承恩的詩詞和《西遊記》可以看出他的民主和民生思想的萌動,他憐憫民衆之心也值得我們學習。

《西遊記》的內涵博大精深,撩撥着世風的脈動,折射社會和人生的各個方面。追尋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心路歷程,回味400多年前民主民生思想的萌動和反貪婪反邪惡的鬥爭精神,靈花迸發,會有深刻的覺悟和感應。如此教義使然,是對迷亂人性的調教,也是對時代進步的鞭策。

在明代中後期的世風迷亂和民生悽苦中,吳承恩在自己的家中馳思縱橫,胸攬三界風雲,懷蕩五洲煙雨,把憤慨的呼喊發於筆觸,創作經典鉅著《西遊記》,評判和感化大千世界,汩汩源流永不止息,溉潤千秋,造化萬物。

開啓歷史的塵封,追尋“悟空”的真諦,世人自然尋找他生活的地方。

20世紀末葉,在江蘇淮安的二堡村,發掘到吳承恩的墓葬,社會各界無不驚喜,人們開始把追尋的目光投向傳說中的古老巷陌。

在考證中,那歷經幾個世紀的凋零院落——吳家遺宅浮現在人們眼前。風雨飄搖幾百年,斷牆殘垣夢依稀!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不流露着神祕的滄桑痕跡!

幾經查閱史料和專家的指導,吳承恩故居修復出原貌。現館內總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均爲明代風格的古典園林建築羣,一派靈秀景氣,是人們懷念文學大師吳承恩的好地方。

《西遊記》包含了許多可以品味的生活哲理與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那種充滿正義、善良真誠、樂觀勇敢、憐憫民衆、自信執着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也是當今社會所要倡導、傳承、弘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現實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思想資源和精神動力,傳承、弘揚好,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可以激勵人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增進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1、(明)宋祖舜修 方尚祖纂 《天啓淮安府志》

2、蔡鐵鷹著《吳承恩年譜》

3、蔡鐵鷹箋校《吳承恩集(箋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