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术奇才孔夫子

一提起孔子,大家估计想到的都是他在文学思想上的成就,想到《论语》,想到他的三千学生等等,这么有文化的孔子一定是那种老老实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吧。

可不要以传统的对待文人的想法看待孔,

孔夫子可是位彪悍的文化人

,而且武力值极高的那种。

那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下孔夫子的自身条件。

说到孔子的身高,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九尺六寸

,按照汉朝的标准,妥妥的2.2米,压倒性身高,但如果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尺寸,

他的身高在1.9米左右

,这也非常高了,放在我们现在的人群中也是极为扎眼的存在,书中说,就因为他这身高,所以人们常常把他看作异于常人的

“长人”

再说他的基因传承,孔夫子的老爸,

孔纥

,孔纥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耐不住孔纥有名气,当年孔纥手托城门,让诸多将士逃脱的事情实在太深入人心,这使得孔子年轻的时候,人们见到他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他的那位猛男老爹。

2.射剑御车无所不能的孔子

只有这些先天的优势,后期不多加锻炼练习,那也没什么用。

孔夫子自己的武术练习轨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结果,他直接开了个培训班,教六艺,六艺里有一门技艺叫做射箭,夫子对此颇有心得。

“射者何以射,何以听?……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

在孔夫子看来,射箭不能射中靶子正心的人,怎么能叫贤人?可见做一个夫子心中贤人的要求还是挺高的,没出息的人,连个靶子都射不中。夫子还主张每个人的力道不同,能射中就好,射穿靶心实在没必要。

不止射地上不动的靶子,夫子还喜欢射天上的飞鸟,待在树上一动不动的不足以作为他的目标,从上面这些足以看出夫子的技术了得。但他觉得自己的“御”术更加厉害,也就是驾车的技术,

这两艺其实都与战斗有关系

3.驯服小混混子路

再看夫子的武力值。

孔子的弟子中,比较出名的子路,他的武功是公众认可的厉害,

楚国令尹

曾说:

“……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

答案是没有,由此可见子路恐怖的战斗力。

子路在拜孔子为师之前是个小混混,好勇斗狠,喜欢搞一些杀马特非主流的造型,到处炫耀武力,他老婆的兄长还是当时横行齐鲁之地的大盗,很不好惹。

子路尚武

,看不起文绉绉的孔子,觉得他就会嘴炮。

史载,子路是第二次不服孔子的时候被孔夫子用学问教化他的,那么第一次呢?以子路的性格,多半是动武了,如果孔夫子没有打过子路,那子路不会心服口服听文人教说,所以在此推测,两人第一次不和谐的见面,孔子以武力好好地教训了他一顿,这才有了第二面以礼再次教化。

4.孔夫子对待仇人的态度

有这份战斗的实力,我们孔夫子还讲究这个

战斗精神

,有人问夫子,要是父母被人害了,你咋整?孔夫子的态度是:

不出去做官了,别的什么事也不干,趴在草地上,枕着盾牌睡觉,就费尽心思想着怎么报仇,不是你死就是你亡,绝对不与仇人同活于世。如果在大街上碰到仇人,也不必回去抄家伙,直接徒手搏命。

其实想想,当时有那体力周游各国的,身体素质能差到哪儿去。

实际上不仅仅是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全民尚武的时代,文化交流氛围也很好

,实际上不仅是孔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是文武双修,既能研究学问思想,又能练习剑术武术等。

参考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

《仲尼弟子列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