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萬元彩禮費”太少?移風易俗的大方向值得肯定

近日,山東沂水發起的婚俗改革引起網友熱議。沂水的改革建議彩禮不要或者少要,彩禮費控制在1萬元以內;婚車不超過6輛;婚宴僅邀直系親屬即可,規模不超過10桌;提倡隨禮不要超過200元等。

網絡熱議的焦點在於“1萬元彩禮”上,許多人認爲彩禮必須給,1萬元有點少了,缺乏誠意,政府的規定有些強人所難。其實,要彩禮、擺婚宴、隨份子原本是婚姻文化中的傳統禮俗,具體數額多少可在雙方協商基礎上根據自己家庭經濟狀況來定,本不用政府介入。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一些地方,彩禮等婚姻文化習俗已經變味,被人們賦予了過多的經濟意味,甚至成爲斂財的手段。超過實際能力的高額彩禮,不僅給雙方家庭造成了不必要的爭執和壓力,講排場大擺宴席也助長了奢靡浪費的習慣。對於很多人來說,每逢勞動節、國慶節假期等婚禮高峯期,連續參加婚禮和大額的份子錢也構成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高額彩禮下,許多家庭債臺高築,在一些地方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互相攀比的社會風氣下,許多家庭被高額彩禮的潛規則“綁架”,無力擺脫,只能隨大流,長此以往將陷入惡性循環。此時,政府這隻“有形之手”的介入就顯得尤爲必要,沂水等一些地方推行的婚俗改革使許多家庭得以“解脫”,使這一問題有了解決的希望,可以說值得肯定。 

移風易俗是一件難事。儘管山東沂水的某些具體措施值得商榷,但當地政府爲改變婚俗陋習作出的探索應以寬容之心給予肯定。說到底,最重要的婚俗文化應當是新人對未來共同生活的誠心,應當是父母親友對新人美好生活的祝願,心意和祝願可以藉助物質表達,但不該讓過多的物質表達成爲煩惱和負擔,畢竟錢多錢少,原不是婚姻的本質。

半月談評論員 郭豔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