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中,官员的设置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内容,在众多的官员当中,权力最大的莫过于宰相,宰相的地位仅次于皇帝,能够直接辅助皇帝进行相关的决策颁布和修改,手中掌握的权力相对来说较大。

宰相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了一千多年,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宰相人物,但是到了明朝时期,统治者朱元璋却将丞相制度给废除了,而促使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也是有许多方面的。

丞相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统治。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丞相由于一直处于国家的重要的位置,宰相一直辅助皇帝进行国家事务的处理,这样既能够减轻在君主专制统治方式下的皇帝工作量,同时也能够提升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减少皇帝自己决策的失误。

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君主在选择宰相的人员时也都有着自己的考虑,确保担任丞相的人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发挥作用。我国古代历史上确实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贤相”,比如说房玄龄、曹参等等,他们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后人对于他们的评价也很高。但是权力过大却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是一种诱惑,他们身居高位,却并没有为百姓做实事,逐渐发展成为了“权相”,比如说明朝时期的胡惟庸,就是一个典型的“权相”。

明朝时期,丞相权力进一步扩大,他们借助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断的谋取更大的利益和权力,而更高的权力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权相”与皇权进行权力的争夺,从而直接的威胁到了皇帝的最高统治权力,这自然是不能够为君主专制下的统治者所容忍的。因此到了明朝,朱元璋就开始对于丞相进行打压,进一步稳定皇权的统治地位,而打压丞相权力,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废除丞相制度,因此这就成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重要原因。

胡惟庸事件的直接推动。

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当时的宰相时胡惟庸,胡惟庸作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权相”,他经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并且还在朝廷中形成了自己的统治势力,许多国家的重要事件,本来应该上报给朱元璋进行批阅,但是胡惟庸却私自进行了批阅,批阅之后直接实行,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是宰相胡惟庸直接挑衅君权的一种表现。

朝廷之上拉帮结派,朝政事务直接处理,胡惟庸的一切行为都在对于朱元璋的权力进行直接的干预,朱元璋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自然不能够容忍胡惟庸对于他的权力的干涉,因此对于胡惟庸进行了诛杀。

胡惟庸事件浅显看来是因为胡惟庸过度干预皇帝的权力,结党营私而引起朱元璋的不满,诛杀了他,并且牵连废除丞相制度,但是实际上却是当时的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他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因为丞相的权力太大而威胁到了统治者的权力,显然是不利于对于国家进行统治的,因此朱元璋所要做的就是废除丞相惩治,来稳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根据孟森在《明史讲义》讲义中的记载:

“胡惟庸以宰相谋反,诛之宜也,而连引至数万人。”

朱元璋在诛杀胡惟庸时,所牵连的人员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推崇相权的朝臣,或者是追随胡惟庸的,因为胡惟庸事件所被诛杀的人众多,通过这件事,朱元璋既能够借机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也将朝廷内部的官员进行了一次新的洗刷革新。胡惟庸事件给了朱元璋充分的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使得朱元璋废除丞相名正言顺,还为朱元璋建立新的统治集团提供了便利条件。

朱元璋自身的性格特征。

相对于我国古代其他的皇帝来说,朱元璋的出身是最为低下的一个,根据《明史》中记载:“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为了生存,朱元璋就成为了一名僧人,童年时代的朱元璋印象中只有痛苦的经历,因此这也造成了朱元璋从小养成了一种自卑并且不信任别人的人,他习惯了自私的方式来思考和处理事情,对待其他人也比较的冷酷无情。

在后来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他对于自己的统治权力变得十分在意,他不允许有别人来分享他的权力,而宰相制度作为存在千百年的制度,流传至今,宰相的权利也逐渐的膨胀起来,并且一度危及到朱元璋的皇权统治,这让朱元璋对于宰相这一职位十分的警惕,他害怕宰相会来与他争夺权力,因此朱元璋一直提防着当时的宰相胡惟庸。

而然胡惟庸也正如朱元璋所担心的那样,一直在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进行结党营私的做法。胡惟庸的做法严重的危害到了朱元璋的统治,朱元璋自然不能够容忍,这也使得朱元璋自身性格中的近乎极端的专制统治的思想充分暴露出来,胡惟庸事件牵连的众多人员都被诛杀或者流放,这也是因为朱元璋的残暴和冷酷的性格所导致的。

朱元璋之所以一心想要废除我国古代使用一千多年的的丞相制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元璋本人对于权力的追求和热爱,这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体现,到了这时,国家的权力已经完全的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中,然而正是从明清时期开始,我国的封建社会整体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朱元璋虽然废除了丞相制度,消除了与之夺权的丞相,但是皇权太过集中,使得国家的诸多事情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处理事情的效率降低,各项决策的失误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也进一步增加了当时宦官群体参与朝政,夺取国家权力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明史讲义》,孟森

《明史》,张廷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