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中,官員的設置一直是國家的重點內容,在衆多的官員當中,權力最大的莫過於宰相,宰相的地位僅次於皇帝,能夠直接輔助皇帝進行相關的決策頒佈和修改,手中掌握的權力相對來說較大。

宰相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中一直存在了一千多年,歷史上也有許多著名的宰相人物,但是到了明朝時期,統治者朱元璋卻將丞相制度給廢除了,而促使他廢除丞相制度的原因也是有許多方面的。

丞相權力過大威脅到皇權統治。

在我國古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丞相由於一直處於國家的重要的位置,宰相一直輔助皇帝進行國家事務的處理,這樣既能夠減輕在君主專制統治方式下的皇帝工作量,同時也能夠提升政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減少皇帝自己決策的失誤。

隨着不同時代的發展,君主在選擇宰相的人員時也都有着自己的考慮,確保擔任丞相的人能夠爲國家的發展發揮作用。我國古代歷史上確實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賢相”,比如說房玄齡、曹參等等,他們都爲歷史的發展做出過很大的貢獻,後人對於他們的評價也很高。但是權力過大卻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是一種誘惑,他們身居高位,卻並沒有爲百姓做實事,逐漸發展成爲了“權相”,比如說明朝時期的胡惟庸,就是一個典型的“權相”。

明朝時期,丞相權力進一步擴大,他們藉助自己手中的權力,不斷的謀取更大的利益和權力,而更高的權力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權相”與皇權進行權力的爭奪,從而直接的威脅到了皇帝的最高統治權力,這自然是不能夠爲君主專制下的統治者所容忍的。因此到了明朝,朱元璋就開始對於丞相進行打壓,進一步穩定皇權的統治地位,而打壓丞相權力,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廢除丞相制度,因此這就成爲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的重要原因。

胡惟庸事件的直接推動。

在朱元璋統治時期,當時的宰相時胡惟庸,胡惟庸作爲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權相”,他經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爲自己謀取私利,並且還在朝廷中形成了自己的統治勢力,許多國家的重要事件,本來應該上報給朱元璋進行批閱,但是胡惟庸卻私自進行了批閱,批閱之後直接實行,這種越俎代庖的行爲,是宰相胡惟庸直接挑釁君權的一種表現。

朝廷之上拉幫結派,朝政事務直接處理,胡惟庸的一切行爲都在對於朱元璋的權力進行直接的干預,朱元璋作爲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自然不能夠容忍胡惟庸對於他的權力的干涉,因此對於胡惟庸進行了誅殺。

胡惟庸事件淺顯看來是因爲胡惟庸過度干預皇帝的權力,結黨營私而引起朱元璋的不滿,誅殺了他,並且牽連廢除丞相制度,但是實際上卻是當時的朱元璋吸取了元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他認爲元朝的滅亡是因爲丞相的權力太大而威脅到了統治者的權力,顯然是不利於對於國家進行統治的,因此朱元璋所要做的就是廢除丞相懲治,來穩固自己的統治權力。

根據孟森在《明史講義》講義中的記載:

“胡惟庸以宰相謀反,誅之宜也,而連引至數萬人。”

朱元璋在誅殺胡惟庸時,所牽連的人員衆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推崇相權的朝臣,或者是追隨胡惟庸的,因爲胡惟庸事件所被誅殺的人衆多,通過這件事,朱元璋既能夠藉機廢除了丞相制度,同時也將朝廷內部的官員進行了一次新的洗刷革新。胡惟庸事件給了朱元璋充分的廢除丞相制度的理由,使得朱元璋廢除丞相名正言順,還爲朱元璋建立新的統治集團提供了便利條件。

朱元璋自身的性格特徵。

相對於我國古代其他的皇帝來說,朱元璋的出身是最爲低下的一個,根據《明史》中記載:“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

爲了生存,朱元璋就成爲了一名僧人,童年時代的朱元璋印象中只有痛苦的經歷,因此這也造成了朱元璋從小養成了一種自卑並且不信任別人的人,他習慣了自私的方式來思考和處理事情,對待其他人也比較的冷酷無情。

在後來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後,他對於自己的統治權力變得十分在意,他不允許有別人來分享他的權力,而宰相制度作爲存在千百年的制度,流傳至今,宰相的權利也逐漸的膨脹起來,並且一度危及到朱元璋的皇權統治,這讓朱元璋對於宰相這一職位十分的警惕,他害怕宰相會來與他爭奪權力,因此朱元璋一直提防着當時的宰相胡惟庸。

而然胡惟庸也正如朱元璋所擔心的那樣,一直在爲自己謀取私利,甚至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進行結黨營私的做法。胡惟庸的做法嚴重的危害到了朱元璋的統治,朱元璋自然不能夠容忍,這也使得朱元璋自身性格中的近乎極端的專制統治的思想充分暴露出來,胡惟庸事件牽連的衆多人員都被誅殺或者流放,這也是因爲朱元璋的殘暴和冷酷的性格所導致的。

朱元璋之所以一心想要廢除我國古代使用一千多年的的丞相制度,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朱元璋本人對於權力的追求和熱愛,這也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體現,到了這時,國家的權力已經完全的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中,然而正是從明清時期開始,我國的封建社會整體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朱元璋雖然廢除了丞相制度,消除了與之奪權的丞相,但是皇權太過集中,使得國家的諸多事情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處理事情的效率降低,各項決策的失誤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也進一步增加了當時宦官羣體參與朝政,奪取國家權力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明史講義》,孟森

《明史》,張廷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