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崔老師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從大數據到人工智能,隨着各類新興模式與技術的極速發展,一個事實想必不會有人反對:作爲消費者的我們,正越來越被“寵壞”。

21年前,國內首家C2C電商平臺“易趣網”誕生,4年後,顛覆傳統商業模式,顛覆人們生活方式的淘寶問世,從此國人越來越習慣甚至依賴於“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坐等快遞上門”。

9年前,隨着餓了麼創立,外賣進入大衆生活,在經歷了融資狂潮、行業洗牌、寡頭合併等一系列大事件之後,餓了麼與美團成爲外賣行業難以撼動的兩大巨頭,並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實現的強大算法,爲人們帶來了配送速度越來越快的外賣極致體驗。

極速配送+外賣平臺時時處處對用戶的“偏袒”,不得不說,正讓很多人的耐心閾值變得越來越低:超時1分鐘?差評!外賣騎手繞路?投訴!

其實,有關外賣騎手“困境”的報道,時不時就會刺激一下人們的神經:因超時被顧客罵哭,出車禍後首先關心“菜有沒有灑”,擠不進電梯怕超時爬幾十層樓梯……

對此,人們頗有爭議:有人開始反思,騎手超時並非故意,是不是應該給予更多諒解與關愛?也有人認爲,顧客付費享受服務天經地義,超時是騎手與平臺的責任,不該由顧客買單。

爭來吵去,未有定論。

1、邁出人文關懷的一小步,成就行業良性發展的一大步

9月8日,《人物》發出的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讓這場由來已久的爭議,徹底爆發。

該文由《人物》團隊前後耗時近半年,採訪了十多位外賣騎手、配送站站長以及行業研究者,以鮮活的案例復原了騎手們如何在外賣平臺精密算法的“控制”下,每天“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以血肉之軀,上演驚險的《生死時速》。

想必每位看過此文的讀者都很難不被震撼,或者憤怒:外賣平臺何以爲了自身利益,爲了“討好”用戶,忽視惡劣天氣、導航失誤、電梯難擠、電動車故障、消費者責任等各種突發狀況,以算法之名強行縮短配送時間,罔顧騎手安危?

看似客觀、公正,但不得不說,這篇文章在選取採訪對象方面,可謂用心良苦。

輿論發酵後,此文中被指比美團更“人性化”,更“溫柔客氣”的餓了麼,本着“以最快速度解決問題”的企業責任感,很快給出了回應:宣佈將盡快發佈新功能,在結算付款時增加“我願多等5分鐘/10分鐘”按鈕,供用戶自由選擇。

原本是一項既體諒騎手,又給用戶充分選擇權,同時依然滿足用戶對配送時間要求的多贏之舉,竟引來不少人對餓了麼“綁架用戶”、“轉嫁矛盾”的質疑。

事實上,據《新京報》旗下貝殼財經報道,在“延長騎手配送時間”方面,餓了麼內部早已進行過相關測試,“比如下雨天,會把商家的配送範圍縮小,讓騎手不用在極端天氣長途跋涉;爲遠距離訂單增加配送時間,在用戶體驗不受到影響的時候來提升騎手的體驗”。

不止如此,餓了麼相關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他們曾嘗試找到對送餐配送時間要求不高的用戶,或對時效要求不高的非餐商品訂單用戶,想讓他們通過平臺提供的會員權益等方式給騎手爭取時間,但後來發現這個需求很臨時,並不能區分用戶,所以只能把選擇權給用戶;餓了麼原本希望等“用戶自主選擇多等5分鐘”的功能上線後再公佈,但《人物》這篇報道引發強烈反響後,不得不將披露時間提前。

由此看來,餓了麼此舉並非只是吸引眼球的公關手段,而是謀劃已久,初衷便是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多選擇權的同時,爲騎手減輕配送壓力,減少安全隱患。

對於此次回應引發的質疑,餓了麼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我們的初心,是希望創造價值,解決問題,哪怕這個解決方案並不完美,但我們希望嘗試一下,推動這個事情(配送時間問題)往前走一步。

確實,相比美團後來給出的“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舉措,餓了麼至少沒有武斷地替用戶做決定。

事實上,餓了麼不僅沒有替用戶做決定,而且早已考慮到了“用戶自主選擇是否延時,會否引發騎手與用戶矛盾”以及“騎手是否將會選擇性送餐”的問題,因而將騎手端設置爲“只能看到訂單的配送時長,但看不到訂單是否增加了時長”。

在平衡用戶至上與關愛騎手方面,餓了麼可以說是相當小心了。

2、平臺可以給騎手延長時間,我們能否給外賣行業更多時間?

短短几年間,外賣已經成爲人們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不論美食、商超還是鮮花、藥品,打開外賣平臺App下單,幾十分鐘後就會有外賣小哥送貨上門,越來越習慣“懶宅”的人們很快就已離不開外賣。

疫情的不期而至,更是極大強化了人們對外賣的依賴。

大概每個人都能親身感受到,“外賣”這一行業發展速度之快,而每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都會經歷從0到1,從不夠成熟到逐漸成熟的過程:與傳統行業的艱難博弈,沒有現成的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行業標準與規範總是過於滯後,無法提前預測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市場教育工作也要從零開始……

大家想想滴滴順風車的經歷,大抵就會明白,一個新興行業要面臨多少突發狀況,而且這些狀況都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因兩起兇殺案而被全民口誅筆伐的滴滴順風車,在下線的436天裏,在如何平衡好安全與用戶體驗問題上可謂用盡了心思。即便如此,依然爭議不斷:去年底試運營後,“女性晚上8點後不能乘坐順風車”的提議被指性別歧視,繁瑣的安全機制被網友吐槽“史上最難用App”,過於嚴苛的審覈又讓司機們叫苦不迭……

極致的安全要把所有風險可能性都排除在外,極致的用戶體驗又從來都需要傻瓜模式,如何平衡,一直都是橫亙在新興行業的博弈難題。

同樣,回到外賣行業,技術與算法的持續優化也需要時間。要知道,算法的目標是更加準確地擬合曆史數據,從而準確地預測配送所需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部分騎手爲了搶更多單而不斷加快配送速度,同樣會影響算法縮短配送時間。因此,要想真正做到騎手安全與用戶體驗的平衡,還需要外賣平臺、騎手、用戶共同努力,對用戶來說,也要給這一行業更多耐心與時間,從而不斷推動外賣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事實上,針對自家外賣騎手“藍騎士”,餓了麼一直都在諸多維度提供着堅實而溫暖的保障。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比如,《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一文曾提出,不少騎手在保險購買與理賠中遭不公待遇,但藍騎士們入保險率早已達到100%,且每個人都享有多種定製保險,內容覆蓋外賣騎手可能遇到的主要風險;在申訴機制、算法保護、極端天氣、法律援助及心理諮詢方面,餓了麼也都有成熟而完善的政策。

今年6月,美團外賣聯合中國飯店協會、艾瑞集團發佈的《2020外賣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外賣規模爲6535.7億,同比增長39.3%,今年受疫情影響增速只會更高。如此龐大,又如此與每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新業態,自然需要每一個參與者共同維護,共同推進。

好在,餓了麼已經邁出了一小步。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