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职场妈妈育儿路

小武的老婆阿慧是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在编教师,公司的早餐时间,小武跟我们分享了阿慧遇到的一则“趣事”。

阿慧上半年带的"大三班”幼升小了,这两天正值开学季,昨晚她接到了"大三班”里一位小朋友的电话,男孩奶声奶气的哭着说:“老师,我不想上小学了,我想回幼儿园,呜呜哇哇哇……”

男孩妈妈跟阿慧解释道:“不好意思啊老师,晚上还打扰你,孩子刚上小学很不适应,今晚非闹着要给你打电话回幼儿园,不打这个电话就闹个没完没了的。”

阿慧一边跟男孩妈妈说“没关系”,一边安慰哭泣的小男孩,小男孩知道自己长大了,就算给老师打电话也回不去幼儿园了,没了念想,便抽抽噎噎地挂了电话。

01同事们的讨论

孩子天真的举动逗笑了同事们,却也引起了讨论,都是为人父母的年纪,孩子不适应小学的情况,也让大家产生了共鸣。

波哥说:“这可能是父母在暑假的时候没带孩子去上专业的幼小衔接机构,才让孩子落差感太大。”

李姐不大认同:“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送孩子去上幼小衔接机构,我邻居家两个孩子就没上,入了小学之后学习也跟得上。

不过孩子的妈妈很用心,培养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所以我认为,这个小男孩之所以不适应,还要从父母的教养方式上找原因。”

02孩子不适应小学,先自查三种原因

①作息改变

小学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差距很大。比如幼儿园中午有固定的睡觉时间,老师会督促孩子睡午觉。

但上小学后却不同,大部分都是走读,午休时间很紧迫,而孩子的自控力又差。每天的睡眠时长不够,起床困难、上课困倦,孩子自然不想去上学。

②氛围变化

小学与幼儿园的校园氛围变化很大,幼儿园明艳的色彩和温馨的布置、独立的课桌椅,很多幼儿园还是小班教学。

但到了小学后,校园的整体氛围有了很大的转变,班级人数增多、严肃教学的氛围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应。

③学习任务加重

幼儿园的学习任务还是相对较轻松的,课程安排也是劳逸结合。

但小学的学习压力可不小,每晚的作业也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看得更重。孩子刚入学还处于适应期,产生抵触心态也可以理解。

03分析:培养专注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孩子天生就是好动爱玩的,但学习的过程却是一个静态的活动。从某种层面来说,让孩子坐在教室里学习或者回家写作业,都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但孩子就是要通过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控力才能得到成长。因此,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才是让孩子静心学习、爱上学习的核心问题。

04四个方面培养专注力

1)养成规律的作息

起床、运动、睡眠、玩耍、看动画片、吃饭等规律的生活作息,可以激发孩子对规则的敏感度,让孩子养成什么时间段做什么的固定模式,以此来形成更稳定的情绪并获得安全感。

专心吃饭,专心玩游戏、专心阅读等家庭习惯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2)健康的饮食

不健康的饮食对宝宝的注意力也存在影响。若孩子的饮食中糖分摄入过量,体内就要生产更多的胰岛素去分解摄入体内的糖分子。

而胰岛素的分泌又会刺激大脑产生更多的血清素,可血清素生产过多又会使大脑产生疲倦,容易困顿,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3)制定规则

制定规则,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做事更加有组织、有条理。

与孩子一同讨论,约定一个恰当的时间段使用电子产品,以此减少电子产品丰富的内容对孩子形成长时效的注意力分散,避免孩子对因电视内容的吸引刺激,对学校的课程感到无趣。

4)运用专注力训练工具

专注力也有相应的训练工具,如阅读、拼图游戏、串珠和搭积木等。

这类玩具都属于静态玩具,需要孩子静下来完成,游戏过程中动作的重复性也比较高,可以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增长所投入的时间,训练专注力。

05职场妈妈温馨提示

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可以促进亲子关系,也可以提高宝宝对事物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但如果孩子独自玩耍或阅读时,家人也应该为他们预留一个独立的空间。

如果家人频繁打扰,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欲望,会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和今后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