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國心臟大會2020心臟重症專題在線上隆重舉行,阜外醫院張海濤教授就“心臟外科術後心肺復甦的流程化管理”做了精彩演講。

張教授指出,心胸外科術後心肺復甦,不同於一般情況下的心肺復甦,心胸外科術後病房擁有更多經驗豐富的監護人員、更多密切監護的醫療設備,對心臟驟停的評估更爲迅速,治療方法也有更多的選擇。

張教授強調,對於心包填塞、血容量過低以及張力性氣胸的心臟術後患者的心臟驟停,胸外按壓無效,若未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患者在5分鐘內將出現不可逆腦損傷,因此緊急的二次開胸手術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超過10分鐘二次開胸手術的死亡率明顯升高,是10分鐘二次開胸手術的4倍;在二次開胸之前,要及時保持有效的心腦灌注;在最短的時間內二次開胸手術,可極大提高心肺復甦的成功率。

在心胸外科術後心肺復甦的流程中,張教授強調了“團隊合作,職責明確”的理念,指出六大關鍵人物職責分工明確,共同完成復甦搶救工作。

六大關鍵人物分別負責:心臟按壓、氣道管理和呼吸、除顫、搶救中的指揮者、藥物使用及記錄、CICU協調員的關鍵人物。

其中,心肺復甦中的指揮者(組長)以及CICU協調員(第二組長)在搶救中擔任重要職責;組長確定復甦搶救團隊、明確團隊人員職責分配;第二組長負責開胸事宜,分配專人負責處理物品、藥物、內外保障,聯繫開胸相關外科手術準備,承擔搶救中對內對外的協調工作。復甦搶救團隊中的其他成員按照指揮者和協調員的指揮,遵循相應操作規程,攜手合作,完成對患者心肺復甦的搶救工作,提高搶救成功率。

最後,張海濤教授強調,每一組上班的人員相對固定,“心胸外科術後心肺復甦的角色定位和反覆演練”,對於提高心肺復甦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顯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 一生 也只能見到 一次

“阜外說心臟”入選 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臟”,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臺”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房顫科普》將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提供科學、靠譜、有用的房顫防治知識!

如果您有關於房顫的問題,請您留言,我們會擇期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