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到2022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

虽然公众对抑郁症的了解日益增多,但显然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心理病症之一,并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而且抑郁症愈来愈普遍化年轻化,威胁着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不知道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

近年来,社会上因孩子得抑郁症父母不够重视,导致病情恶化孩子轻生的例子比比皆是。前段时间在四川泸县就发生一起悲剧,15岁女孩从25楼跳下,其父亲欲接住孩子被砸中致使双双身亡,事后女孩母亲称孩子患有抑郁症。

还有孩子因为作业没完成被老师批评,或是被家长指责太爱玩游戏打骂后就选择轻生坠楼的,类似事件不胜枚举。家长不知道孩子为何会有抑郁症,也不清楚是不是抑郁症的关系导致出现轻生的念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待抑郁症的错误观念与偏见“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治疗率低且复发率高的精神障碍,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

抑郁症与其说是情绪低落,实则为一种心理疾病。简而言之心里生病了,需要找专业的医生诊治,而不是简单的安慰或自我发泄就可以缓解。但很多时候,人们还是习惯性认为,抑郁症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初期抑郁症逐渐恶化或反复发作。

2、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加剧孩子的抑郁症状

①打压式育儿,不够尊重个体情感与需求

为了孩子们有更好的前途,也希望孩子能青出于蓝而甚于蓝,很多家长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待,对于那些虎妈狼爸们来说,越是严厉的家庭氛围,打压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但是往往这样的方式满足了父母的目标,却容易忽略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与需求。

还记得小时候,每当我遇到困难与挑战,想要父母给予鼓励的时候,父亲总是说:“没有压力哪有动力”。他们似乎对鼓励的话语惜字如金,只有打压式痛苦式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才,生怕孩子在精神方面享受太多反而失去奋斗的动力。

并非所有的孩子适合这样的方式,确实有部分孩子在棍棒底下成才的,但对于那些生性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越是用这样的方式,越容易让他们走向极端。父母应该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与需求,而不是想当然的“我们都是为了你们好”!

②缺乏适当的鼓励与肯定,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虽希望孩子能进步却让孩子觉得压力更大

中国式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普遍看重成绩和结果,不够重视孩子的情绪与感受的过程。如果孩子考试不理想,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虽然本身孩子对成绩差,心中已累积不少的压力和情绪。如果考得好比以前有进步,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或称赞,但很多家长仍对孩子“鸡蛋里挑骨头”,觉得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努力上升的空间。

家长们之所以不敢表扬孩子,是怕夸了之后孩子们会骄傲会飘飘然,甚至担心他们因夸太多导致懈怠不够努力。其实越是过多地批评与指责,越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不够自信,导致情绪抑制永远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积压过多的压力与烦闷的情绪。如果家长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与肯定,对孩子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与激励。

③不让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持续的压抑以及无形的压力

孩子们遇到问题与困难,失落与难过的时候,刚开始总是会寻求父母的帮助。如果父母不能理解他们当下的情绪与感受,一味地用自己的判断与准则来衡量孩子的得失,看到孩子们哭就觉得他们太懦弱不够坚强,不给他们情绪发泄的时间与空间,一味地讲道理反而会让孩子们失去心灵上的依靠与信任。

久而久之他们在心里建起一堵厚厚的城墙,难以打开心扉,最后家长只会苦恼自己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懂。有时候哭闹并非坏事,是孩子们对不良情绪的发泄与释放,难过失落的时候发泄情绪是与自己和解,不让心理压抑远离无形的压力。

3、比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更重视物质基础和外在条件

“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是近几年来家长们愈发焦虑和恐慌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也为了他们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成长环境,家长们不惜拼尽全力挤破脑袋去争取更多的物质基础,比如学区房,比如名校,比如各种名师培训班等等。

他们废寝忘食给孩子们最好的外在条件,反而忽略了孩子们最需要也最敏感的内在感受。他们虽然吃得饱穿得暖,却觉得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父母不知道孩子们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认为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就是最好的爱,殊不知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其实比起给予孩子们优秀的物质条件,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真正的理解与关心,能够与他们沟通与交流,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与想法,而不是把家长的要求一味地强加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也需要了解父母们的真实想法,做到彼此了解从而缓和心理上的压抑与烦闷。

结语

现在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是越来越高,作为家长真的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层面的变化,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竞争压力大,虽然他们有着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心理需求却没有以同等的速度与时俱进。

有人说抑郁症是一种“富贵病”,以前生活条件差的时候,大家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却也活得开心满足,根本不会有什么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反而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得心理方面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甚至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但抑郁症终究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引起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重视。如何对待已经得抑郁症的孩子,不要觉得他们不够坚强,容易情绪低落,就觉得太过矫情,而是尽快进行科学治疗,比如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诊断,该用药用药,该辅导要辅导,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把它当成普通的情绪问题。因为一旦病症恶化会危及健康和生命,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与理解,将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我们需要科学对待抑郁症,也希望那些患抑郁症的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和恢复,重新对生命和生活燃起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