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個季節的氣候不同,養生方法也不同。初夏秋冬都有自己的養生之道,那麼關於秋季養生之道是什麼呢?

秋季的養生不僅僅只是飲食,生活的每個細節都應該注意。

秋季養生之道——調理飲食

遵循季節變換的規律,科學進食,由內而外地調養,這就是食療的功效。

夏季過後,暑氣消退,人們的食慾普遍增強,此時千萬記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傷及腸胃。

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爲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少喫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喫廣柑、山楂、新鮮蔬菜、酸味食品;多補充水分,多喫水果與綠葉蔬菜;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秋季養生之道——睡眠規律

秋季氣候乾燥,但清晨卻多是天高氣爽,空氣清新,一日當中最爲舒適的時候。早睡早起是好習慣,利於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此外,有關專家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此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而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秋季的適當早起,可縮短或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這對於預防腦血栓發病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秋季養生之道——適量運動

把日常鍛鍊分爲兩部分,例如:清晨20分鐘的力量練習,晚飯後半小時的散步,新陳代謝的速度將會增大一倍。

就是說分階段練習,比一次性練習更容易消耗熱量。每小時抽出5分鐘的時間隨便走走,同樣會收效。但是不要走入這樣的一個誤區,不要認爲運動一秒都會奏效的。

秋季養生之道——預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發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