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新松機器人展區內,一隻玩具熊在外骨骼的支撐輔助下“行走”,分外搶鏡。作爲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及國家機器人產業化基地,新松公司是國內同行業中的執牛耳者。上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公司總訂單量增幅依然達到28%,

同樣坐落於東北的中國一重今年以來抗疫生產雙豐收,先後實現元月“開門紅”、首季“滿堂紅”,以及“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最新數據顯示,1-7月,集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3%、淨利潤同比增長84.5%。

新松、一重皆是東北新動能蓬勃發展的縮影。疫情暴發以來,東北經濟受影響較大,但一批國有企業依靠“新產品、新技術”乘勢而上,加速“新陳代謝”,變中求新、新中求進,以高質量發展爲導向,蓄積着東北經濟新動能。

咬定“主業”出新品

大企業、傳統企業是東北經濟的“四梁八柱”,轉型升級猶如滾石上山,格外艱難。疫情之下,這些“大塊頭”沒有被困難壓倒,而是專注主責主業,咬定青山不放鬆,靠創新穩住了陣腳。

7月,由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沈鼓集團”)打造的國產最大13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組氮氣試車一次成功。該壓縮機組最大葉輪直徑1.4米,機組總高5.7米,機組總長度25米,整套機組重量接近500噸,是沈鼓集團截至目前製造且已運轉的機組最大、整機功率最高的裂解氣壓縮機組,是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此次項目試車圓滿成功,標誌着在100萬噸級及以上乙烯裝置核心關鍵動設備方面,中國企業具備了與國際一流企業 “並跑”的能力,並正在向“領跑”邁進。

今年1-7月,沈鼓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46%,利潤增長59.7%。

而翻看中國一重2020年的成績單,感觸更爲深刻:世界最大環保裝備河鋼樂亭鋼渣一次處理項目熱悶裝置、首條海外QSP薄板連鑄連軋設備、全球首臺3000噸超級漿態牀浙江石化鍛焊加氫反應器……

上半年,中國一重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4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2.3%。可以說,交上了一份大國重器的優異答卷。

“正是依靠自主創新拿出了新產品,實現了新突破,企業才能逆勢向好。”中國一重集團董事長劉明忠說。

憑藉不斷推出新車型,紅旗汽車上半年銷量達到7萬臺,同比增長111%。8月下旬,紅旗H9在千呼萬喚中正式上市。“H9剛剛上市,預訂量就很大。”吉林長春市硅谷大街的一家紅旗轎車4S店銷售人員對記者說。

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被譽爲“中國鋁鎂加工業的搖籃”。公司中厚板廠黨總支書記劉海付說,企業始終把科技創新當作核心動力。近年來成功研製了國產大飛機機翼板材,一舉打破了技術封鎖,令國際市場同類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上半年,公司高端合金產品銷量同比增長59.8%,訂貨同比增長26.3%。

化危爲機闖關奪隘,創新力度不能減,精氣神不能丟。

4月16日,隨着熔噴機噴出白色纖維並結成雪白布匹,宣告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年產1000噸熔噴無紡布項目的第一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從而緩解了熔噴布“一布難求”的緊張局面。

“四五”時期建廠,“八五”時期從“大化纖”向“大芳烴”轉型,“十三五”時期向“大石化”轉型,這家老國企始終與時代同步前行,與國家同頻共振。

“公司上下對實現全年生產目標充滿信心。”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總經理白雪峯說,面對困難,遼化人爲生存發展而戰,一天要頂兩天干,力爭把一季度的損失搶回來,拼出來。

“大刀闊斧”革體制

是什麼催生出這股新力量?改革!

9月初,本鋼集團板材熱連軋廠2300產線上,伴隨着升騰的火光,集團自主研發的非調質超高強結構用鋼BG960熱軋卷板完成了整個生產過程。據介紹,這一產品不僅實物抗拉強度達1200MPa,成爲國內熱軋產線生產強度級別最高的冷成型用鋼產品,而且在輕量化、安全性上備受用戶青睞。

從2000MPa超高強鋼全球首發,到批量生產世界最寬幅超薄汽車用鋼,近年來,依靠改革,本鋼集團新品不斷。

“改革是創新發展的原動力。”本鋼集團董事長陳繼壯說,年初至今,即使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期,本鋼改革也從未停歇。

去年,本鋼集團完成了以“定崗、定編、定責、定薪”爲核心的三項制度改革,這也是集團歷史上調整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今年疫情期間,本鋼快速推進了“核心主業管控模式優化”改革,“這場涉及千餘人的內部機制改革,宣佈第2天,轟動了本溪市。”本鋼集團黨委副書記趙忠民說,通過改革,本鋼機構總量壓減15%以上,領導幹部和一般管理崗壓減10%以上。僅廠礦級幹部調整交流就達480人,車間作業區幹部2600人。

“全員起立,崗位拿出來,打破大鍋飯與鐵交椅,任何人都可以競聘。”本鋼板材冷軋廠黨委書記趙興濤說,目前,集團五級管理已壓縮至三級,效率明顯提升。改革以來,職工生產積極性較高,生產成本連續下降。

通過改革創新,補給重塑品牌的,還有“紅旗”。

2017年,徐留平任職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紅旗品牌自此走上轉型之路。而一場圍繞“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機構能增能減”的“四能”改革也很快在一汽集團內部推開。

構建包括產品規劃及項目部、研發總院等在內的“一部四院”研發體系,與華爲、阿里、騰訊等科技公司建立29家協同創新實驗室……一汽集團圍繞創新發展又密集打出了改革“組合拳”。

一系列措施落地之後,紅旗銷量不負衆望地快速增長。2018年,紅旗銷量突破3.3萬輛,2019年突破10萬輛。今年1-8月,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全年維持同比大幅增長已無懸念。

在中國一重, 2016年5月到任的集團董事長劉明忠第一件事就是推動三項制度改革,19個管理部門精簡至13個,中層以上幹部由320人減至190人。職工、幹部全部進行考覈,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持續虧損局面在2017年實現扭轉,2018年、2019年連續向上,闖出了一條“涅槃重生”之路。

培育壯大“爭朝夕”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經濟在一季度觸底後開始反彈。其中,吉林省上半年GDP增速同比下降0.4%,比一季度提高6.2個百分點。

吉林省工業增長動力強勁。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5.1%,汽車製造業增長9.2%。一汽集團、通鋼股份、吉林菸草等重點國有企業逆勢增長,省內經濟運行質量效益明顯好轉。

不僅如此, 以中車齊車集團和中國一重所在地齊齊哈爾市爲例,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0.7%,在黑龍江省排名第一,同比全國、全省高出2.3%、5.6%。

“新動能是振興東北的新希望。培育壯大新動能非一日之功,需要保持定力,久久爲功。”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說。

值得注意的是,東北地區的新動能,呈現點狀分佈,橫向集聚還不足,縱向產業鏈亦偏短。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明星企業多是“一枝獨秀”,產業集聚度還不高,還有一些高新技術企業仍然是原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一位企業負責人說,東北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有了明顯獲得感。但除政府服務外,企業更渴求橫向有產業集羣,縱向有產業配套,市場有資金和技術等要素保障。

李凱說,東北的新興動能漲勢喜人,增速較快,但未來需要壯體量、強單體、促集羣,下大力氣將新動能培育成爲新引擎。

抓住窗口期,只爭朝夕。

“未來兩年,示範區包括5G基站、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投資規模將超過100億元。”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幼學說,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加速推動“兩新一重”建設,這是東北動能轉換的新機遇。

在黑龍江,中國移動(哈爾濱)數據中心、智慧油田網絡建設等信息化項目已開工建設。吉林省啓動實施的新基建工程涉及實施項目2188個,今年計劃投資建設5G基站7500個,實現地級市5G網絡覆蓋。

壯大新動能,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上半年,遼寧省公佈了69個混改項目,其中就包括百年老企業本鋼。

“本鋼是集團層面的混改,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陳繼壯說,通過混改,企業能增加資本金,降低負債率,既能輕裝上陣,又能提質升級,調整產品結構。

“更重要的是,混改將爲本鋼注入新的體制機制,企業將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陳繼壯說,疫情給鋼鐵行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對本鋼來說,混改是正當其時,也機不可失。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大家有一個共識:封閉只會倒退,開放纔會讓彼此更加強大。”業內人士表示。

(參與記者:段續、強勇、程子龍、白湧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