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風千語

來源:銀杏財經(ID:yinxingcj)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木蘭辭》開頭這幾句,大部分上過中學的中國人都會背,這也註定了當傳出外國人要來拍《花木蘭》時,會受到極大的關注。

另外一個備受關注的原因大約在於劉亦菲,以當時迪斯尼選拔的條件來看,的確只有劉亦菲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爲單是英語流利這一點就能刷掉很多國內的女演員。

拍攝完畢後,導演妮琪·卡羅也絲毫不吝嗇對劉亦菲本人的讚美,稱她爲一個真正的戰士。

9月11日,《花木蘭》首映日票房破5000萬,貓眼專業版目前給出的內地總票房預測爲3.11億,血本無歸已經註定。

電影上映前一週,《花木蘭》的想看指數一度躍居榜首,超過了《姜子牙》等影片,預售票房1399.5萬,首日排片佔比40.8%。

在想看的用戶畫像中,有61.5%爲女性,7日想看新增67.2%。比起男性,花木蘭本身的人物故事和象徵意義的確會更吸引女性。

也正是在這種萬衆期待的狀況中,很多人都忘了,電影《花木蘭》是迪斯尼的,而迪斯尼的花木蘭屬於迪斯尼公主系列之一。

無論電影裏多強調關於英雄與戰士的主題,也多次從不同角色的口中傳達何爲“soldier”,但迪斯尼的公主光環永不會退卻,即便削弱了不少“真命天子”的戲份,在迪斯尼的《花木蘭》那裏,花木蘭早就不是花木蘭了。

這一點,從花木蘭的動畫誕生那一刻就已經定型,當魔法加入戰爭,戰爭也失去了現實意義。《花木蘭》的“本土觀衆”很難不在聽到witch(女巫)、power of chi(氣功)等單詞時出戏。

迪斯尼討好不了大部分的中國觀衆,畢竟阿拉伯人也從未覺得《阿拉丁神燈》中那個“阿拉丁”是他們的“阿拉丁”,但並不影響《花木蘭》在爛番茄拿到79%的新鮮度,Metascore上拿到68分,IMDb評分5.4,始終比豆瓣的4.7要好看一些。

不過,上映以後,即使是評分低於9就算不及格的貓眼評分也只有7.4。

客觀來說,《花木蘭》符合好萊塢大片的所有特徵,大製作、大場景、腎上腺素激增的動作場景……對比以往迪斯尼出品的影片,甚至有很多創新點。

只是中國人印象中的花木蘭或許是劉亦菲那個樣子,但一定不是迪斯尼打造的那個樣子。

花木蘭不在中國

距離迪斯尼的動畫版《花木蘭》上映,已經過去了22年,別看該片現在在豆瓣擁有7.8的評分,初入中國市場時,ƒ因爲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等原因也遇冷過很長一段時間。

只是隨着時間的積累,本來不被接受的動畫反而成爲了今天反駁影版《花木蘭》最好的證據,不排除有先入爲主的原因,事實上,動畫和電影本就是兩種表達形式,不能以同樣的標準和視角來看待。

比如同樣的魔法元素放在動畫裏就不會顯得違和,但是到了真人版裏,尤其是這麼一部號稱十分考究,連服化道都尬出歷史邊界的真人版電影裏,宛如魔法一般的情節設定就顯得十分違和,儘管已經去掉了最大的魔法元素“木須龍”。

1998年上映的動畫《花木蘭》歷時2年,耗資1億美元,最終取得了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其中大部分票房由歐美市場供應。

2018年開拍的影版則投入了2億美元,算是電影史上耗資最多的女性電影,從導演、編劇到主演,清一色都是女性,但能否再現動畫版的輝煌,卻十分難說,因爲這已經不是那個缺“精神糧食”的年代。

花木蘭不管對於中國,還是對於迪斯尼公主系列,其實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在衆多的迪斯尼公主中,花木蘭應該是最“颯”的一位,沒有濃重的“王子救助”色彩,也沒有太華麗高貴的身份,卻是一位武力高強的戰士。

而對於中國古代的衆多女性人物而言,花木蘭依然獨特,替父從軍的設定就使得她區別於了一般的女性歷史名人,但在迪斯尼動畫出現之前,花木蘭的形象對於國人都是模糊的偏多。

可以說,是迪斯尼首先在全球範圍內普及了花木蘭這個人物形象,而後纔是她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因此在鑑賞電影《花木蘭》時,要注意,這是一個個人意義大於文化意義的題材,過於考究某些細節倒是沒那個必要。

如果真要考究,那在20年前,動畫版花木蘭出現之前就已經被批判、考究得太多了。

今天電影版《花木蘭》上映,受到的批評比起動畫版只會多不會少,因爲時過境遷,人們的視野已經更廣闊了。

不難想象,如果動畫版的《花木蘭》放到今天的網絡上會被什麼樣的討伐聲音淹沒,然而動畫版依舊被沉澱爲了經典,尤其是在影版出來之後。

時代和觀念的不同,使得硬要將影版與動畫版做比較有些不公平,至少影版的片尾部分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片尾的設計恢宏大氣,沿襲了花木蘭人物的“中國紅”主題色,在水墨書寫的“忠、勇、真”大字中,穿插的是劉亦菲舞劍的畫面,那格調,恍惚讓人覺得——迪斯尼似乎還是有點懂中國的。

不過除了片尾,每一幀都還是不要當成跟中國古代有半毛錢關係的電影來看會更棒。

摸着良心說,劉亦菲在《花木蘭》裏,的確和以往呈現的形象很不同,起碼紅衣翩躚,騎馬狂奔的壯闊景象不負“巾幗英雄”四字,也不枉她在新西蘭刻苦打鬥那麼久。

此處,借用導演高羣書的一條微博來評價劉亦菲:放鬆、專注、沉浸、堅定,忘了漂亮這回事,這纔是一個好演員該有的樣子。

風口上誇劉亦菲,這位高導勢必要遭到很多人的反駁,但他的話其實也透露了一些信息,那就是從前的劉亦菲不知是被美貌阻礙還是用力不當,怎麼演都很難讓人誇一句“演技好”。

在《花木蘭》裏,如果不是本身對劉亦菲有太多成見的情況下,其本人表現倒確實值得一看,當然前提是對電影本身沒有太大的期待。

成也預熱敗也預熱

在《花木蘭》還沒有在Disney+上線之前,這部片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宣傳預熱進度,從宣佈全球徵集到確定主演再到陸續放出片花、劇照,每一步都是穩打穩算。

即使是在曝出劉亦菲五顏六色的復古妝面時,大家對《花木蘭》的好感都沒有打太多折扣。

迪斯尼的衆多真人系列影片都沒有《花木蘭》這麼高的呼聲,連續2年的預熱和宣傳,已經將內地觀衆的期待值拉滿。

由於疫情影響,迪斯尼更是將希望投注在了中國市場,這樣的選擇完全可以理解,只是迪斯尼忘了,從花木蘭成爲迪斯尼系列之一開始,它就已經遠離了她的原生文化。

從《花木蘭》前期的宣發物料來看,除了那張違和的復古妝面,所有造型和劇照都比較符合國內觀衆的期待,在“天仙”的加持下,這種期待本該有很大的概率轉化爲實際的票房。

多次撤檔,讓這部迪斯尼寄予厚望的電影覺得再也耽擱不起了,於是選擇了線上播放,也就是自己的流媒體平臺Disney+。

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元)的價格並不便宜,也享受不到影院大熒幕下的視聽體驗,這對於有着很多動作場景和恢弘畫面的《花木蘭》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雖說選擇流媒體是無奈之舉,但選擇在線播放之後所帶來的後果卻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盜版的流傳使得影片評價一邊倒,在豆瓣上給2分評價的網友表示1分是給劉亦菲,另一分是給鞏俐,可見對這個披着中國殼子的西方女性奮鬥史有多不買賬。

其次是線上播出之後的風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觀衆選擇是否要走進影院看《花木蘭》的決定。

只需要一句“這不過還是那套黃皮白心的故事”就能打消很多人走進影院的念頭。

在這樣的輿論趨勢下,劉亦菲在INS上再多的長文和內心獨白都顯得很無力,反而讓不少自媒體將影片整個的失敗歸結到了劉亦菲一個人身上。

劉亦菲撐不起《花木蘭》,就算加個鞏俐也沒有用,這是電影本身的設定和劇情決定的,讓鞏皇去演一個人物非常扁平的“女巫”角色,浪費不說,還徒添敗筆。

同樣熟悉的東方面孔如甄子丹、李連杰紛紛出現在《花木蘭》裏,也是同樣的效果,沒有任何記憶點不說,太過流利的英文也讓人很難入戲。

所幸,前期宣傳中,沒有暴露太多關於鞏俐等演員的“事蹟”,否則,迪斯尼將會迎來更多的大失所望,說好的羣星聚集,結果——就這?

《花木蘭》官宣上映日期的海報,由於太像上個世紀的風格,也被各路媒體嘲諷了一通,那樣的設計風格很難和前期宣發時各種有美感的海報劇照聯繫在一起,倒是爲上映鼓了一波倒掌。

以一張土味海報爲開端,在9月11日,電影上映當天,微博熱搜就冒出了一條#劉亦菲演技#的熱門話題,這樣的話題怎麼看怎麼尬。

不是說劉亦菲沒有進步,而是在這樣一部本該有很多內容可說的影片宣發文案下,可誇的東西竟然只有“天仙的演技”。

其實能誇的東西不止於此,取景於新西蘭的很多畫面是非常美的,有些地方甚至幀幀是壁紙,還讓“神仙姐姐”太過脫俗的氣質中多了一重大氣磅礴的氣勢。

只看恢弘的劇照,沒有人會懷疑,這就是花木蘭,一位真正的巾幗英雄。

因此,如今看完影片再覆盤《花木蘭》的預熱和宣傳,才發現哪怕多幾張木蘭在原野馳騁的大場景,觀感都會好上許多。

最重要的是,迪斯尼從一開始在宣傳上就不應該將這部電影與中國文化扯上太多的聯繫,服化道考究半天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只將《花木蘭》當成迪斯尼的《花木蘭》,或許更有意外收穫,畢竟她也只是迪斯尼的公主之一,而中國的“花木蘭”在每個中國人自己的心中。

好萊塢從來都不懂中國,所以對中國人設就不求甚解。影片中,當“孝”字出現在皇帝贈予的寶劍上時,那種刻板印象就又開始令人生厭起來了。

合着你宣揚半天女性反抗和奮鬥,最後歸結於“孝道”?迪斯尼還是好好搞動畫比較合適,像《瘋狂動物城》《冰雪奇緣2》這樣的就很不錯。

結語

迪斯尼進入中國不算晚,前後上映了十多部真人電影,雖都沒有什麼爆款,但有着相對固定的受衆。

《花木蘭》雖然是公主系列之一的真人版,但和所有公主系列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對於迪斯尼來說,其實算是一個挑戰。

這個挑戰是要將夢幻與個人價值區分開來,最好完全去掉夢幻,用心詮釋一種屬於“花木蘭”的個人價值。

然而迪斯尼卻陷入了既要突破又要討好的兩難境地,想在中國市場與對原著的尊重之間一碗水端平,可惜事與願違。

根據迪斯尼以往票房較高的電影如《獅子王》《奇幻森林》等來看,“夢幻”一直是迪斯尼的主題詞,也是它長處所在,但這種長處卻成爲了《花木蘭》的短板。

因爲中國觀衆在看到鞏俐化身巫女,劉亦菲攜帶一種類似魔法能力的“氣功”時,所有的好感就灰飛煙滅了。

8月份,迪斯尼公佈了2020Q3財報,截至6月底,迪斯尼Q3營收117.79億美元,同比下降41.8%,淨虧損47.18億美元。

在諸多虧損中,“貢獻”最大的還是要數主題公園,作爲曾經最賺錢的業務,一時半會兒也恢復不起來,本指望着Disney+能帶來迅速轉型,但一部《花木蘭》消耗了太多的熱情。

迪斯尼或許依然不會吸取教訓,因爲在2018年全年的5大賠錢電影中,迪斯尼出品的就佔了三部,分別是《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時間的皺褶》《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

《花木蘭》的落敗或許只能讓迪斯尼們覺得,這是疫情的鍋,好萊塢已經用鉅額投資展現了自己對於中國市場最大的“誠意”,沒道理不買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