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影復工後新電影上映的速度也是比較慢,可能是爲了票房收入,所以上映比較謹慎,而去年沒有上映的《八佰》作爲復工後上映的第一部“大片”,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力壓好萊塢大片,諾蘭大神的《信條》,迪士尼《花木蘭》都排在《八佰》之後。

按照以前的情況,好萊塢電影進來後,國產電影肯定會受到很大的衝擊,然而《八佰》票房一路高歌,現在已經突破27億,目前來看《八佰》票房過30億基本沒啥問題。反觀《信條》和《花木蘭》口碑、票房都很慘淡,《花木蘭》由於外國人不懂中華文化,拍不出花木蘭從軍的精髓,加上網絡上到處都是高清的資源,所以票房差就是必然。

遺憾的是很多影迷最期待的《信條》居然也跌落神壇,這可是好萊塢已經“封神”的諾蘭大神導演的電影,他導演的經典影片非常多像《致命魔術》、《蝙蝠俠》三部曲、《敦刻爾克》、《星際穿越》、《盜夢空間》、《記憶碎片》等,所以經常能看到“諾蘭出品,必屬精品”的言論,那麼《信條》真的是諾蘭大神“失手了”?

可能是電影時長問題,《信條》想要觀衆儘快地進入到電影的節奏裏,所以前半部分有大量枯燥的臺詞,這些臺詞裏還藏了好多關鍵信息,內地觀衆聽懂英語的沒有幾個,只能看中文字幕,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電影結束了也睡醒了,然後就說沒看懂。

關於時間穿越的影視作品有很多,大多數都是真的穿越,一瞬間就過去,所以就會出現祖父悖論,但是在《信條》影片裏,是未來決定了現在,沒有特別強調時間的概念,更多是熵增熵減,想要回去,只能逆向生活,就跟電影倒放一樣,在影片裏我們看到子彈從牆上飛到槍裏,而不是從槍裏射出去。然而尼爾在未來得到任務後要拯救主角,於是進入時間逆轉的機器,還逆向生活了幾年,其實我想問的是,既然什麼都是反的,喫飯是不是都是往外吐的?那上廁所……場景大家自行腦補。

在《信條》還沒有上映就有不少看過的影評人在網上說《信條》的觀影門檻很高,電影上映後,很多觀衆表示門檻確實挺高,反正是沒看明白咋回事,所以關於《信條》 的劇透很少,因爲看懂的人太少了,即便看懂的人,一兩句也解釋不清楚。

諾蘭的電影本來就燒腦,但之前的可能琢磨一下還是能理解的,只是《信條》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什麼時間逆轉、祖父悖論、平行時空、正負粒子,熵增熵減……難道我們爲了看一部電影,真的需要先去惡補一系列科普書嗎?如果這樣的話就真的沒有必要了,看電影,本來就是娛樂,何必難爲自己。

其實還有一點,燒腦和好看,並不衝突,有很多電影雖然我們看不懂,但真的不影響影迷對電影的喜愛程度,比如諾蘭之前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也有人表示看的不是很明白,可依然覺得好看,也很喜歡。

燒腦和好看,可以兼得,那麼是諾蘭高估了觀衆,還是故弄玄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