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年前的今天,1894年9月17日(農曆甲午年八月十八日),北洋海軍10艘戰艦完成護航任務,返航途中在大東溝海域遭遇日本聯合艦隊偷襲。戰旗獵獵,長笛響徹,甲午戰爭中最著名的那場“黃海大海戰”打響,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蒸汽爲動力的鐵甲艦隊進行的一場大海戰。

資料片:鄧世昌與他管帶的致遠艦

鄧世昌19歲進入福州船政學堂,1871年上建威號實習,隨行遍歷南洋諸島。1880年外派迎回揚威號併成爲管帶,1887年前往英國迎回致遠號,被任命爲致遠號管帶,執中軍督副將。

甲午戰爭前夕,他對自己的官兵說:人誰無死,但願能死得其所,死得值。

黃海大戰正酣,致遠艦中彈,彈藥也打光了,“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多其氣以成事”。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全速向吉野撞過去,以求同歸於盡。

吉野的機動性遠超致遠,以致日艦雖然驚慌,卻也輕易躲開了致遠的拼死一撞。致遠艦炮膛被魚雷擊中,船體爆炸。鄧世昌落水時,堅決不接部屬拋來的救生圈,毅然按住救主的太陽犬,一起沉入了大洋之中。

資料片

與鄧世昌同爲船政學堂第一期學員的,還有林永升,他進入船政學堂時,年方十四。

1871年,上建威號實習。1875年又被調赴揚武號,參加了中國海軍第一次遠洋航行,遍歷南北大洋。22歲時,林永升即任船政學堂教官。1877年,林永升24歲時,作爲中國第一批留學生,遠赴英國皇家海軍學校留學。次年上艦實習,足跡遍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留學期間,成績屢達優異,被贊“勤敏穎悟,歷練甚精”。

1887年,北洋水師成立,林永升任經遠號管帶,1889年,被任命爲左營督副將。

在黃海大海戰爆發之初,林永升便下令撤掉船體四周舷梯,防止有人臨陣脫逃,並高掛龍旗,以示與艦共存亡之決心。

被日本艦隊穿插分割後,經遠艦與艦隊剝離開,被吉野號、高千穗號等四艘戰艦包圍,被迫以一敵四。林永升臨危不懼,仍沉着指揮,“發炮以攻敵”“擊水以救火”。

激戰中,林永升猛然發現有一艘日艦受傷,便下令全體船工,集中火力攻擊該艦。但在圍攻之下,經遠號船身已經碎裂,搖搖欲墜。就在激戰中,一發炮彈命中林永升,導致其腦裂而亡。

林永升死後,經遠艦繼續作戰,大副二副也相繼陣亡,最終,經遠號沉沒在了黃海深處。

而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時任經遠艦駕駛二副陳京瑩給遠在家鄉的父親寫了一封家書。陳京瑩先是表達了對日軍步步緊逼、清軍保船避戰的擔憂,隨後又以“然素受爵祿,莫能退避,惟備死而已”的話語,對家父言說了矢志報國的決心。其憂國憂民之心、報國效力之情溢於言表。

寥寥數語,家國情懷流諸筆端,令人潸然淚下。

資料片:圖中右側爲日艦吉野號,中央傾斜的是致遠艦。

在黃海大戰中,不僅致遠、經遠艦面臨了敵人優勢兵力的重重包圍,其他如鎮遠、定遠、揚威等艦均有相似境遇。超勇艦戰沉,管帶黃建勳與艦同沉;揚威艦被撞沉 ,管帶林履中憤然自盡。北洋水師共有11名管帶,其中7名以身殉國。

由於丁汝昌海戰一開始便受重傷,北洋艦隊幾乎陷入了各自爲戰的局面。就是在這樣的極端不利局勢下,艦隊官兵表現英勇,堅持戰鬥。即使是在最後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威海保衛戰中,也有半數以上的官兵戰死或自殺殉國。

他們,都值得歌泣。

歷史上的英雄們用壯舉爲舊時代譜寫了一首輓歌,爲新時代的曙光奏響了黎明前的吟誦。如今,我們身處盛世,祖國的海疆之上,再也沒有了侵略者們的蹤影。飄揚着人民海軍旗幟的艦艇,護衛着四百萬平方公里海洋領土的安寧與祥和。只是,北洋海軍的碧海忠魂永遠不應該被遺忘,那些爲中華民族而戰的民族脊樑,不該被遺忘。

文字:綜合解放軍報、人民日報

校對:孫美玲 於雨晴

審稿:滕騰 於智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