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奠基人李德明》

李曉偉

李德明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父親。他擔任党項族首領期間,對內採取安撫政策,保境安民,大力擴展生產。對外則採取求和政策,向遼、宋稱臣,接受冊封。這樣一來便很好的解決了內憂外患,爲党項族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李德明統治後期,党項族的農業發展迅速,爲其子李元昊日後建立西夏政權打下了良好的物資基礎,所以他被人們尊稱爲“西夏王朝的奠基人”。

李德明,党項人,党項族首領李繼遷之子,小字阿移。由於李繼遷擔任党項族首領期間總是侵擾北宋邊境,北宋皇帝十分不滿,因此李德明剛剛繼位就要面對諸多的內憂外患。党項族的內部還不穩定,長期征戰又使得軍隊睏乏,戰鬥力下降。在邊境貿易方面,北宋一直採取閉關政策,拒絕與其他國家通商,可是党項人對邊境貿易的依賴性較大,久不通商,使他們陷入了困境。

而當時遼國與北宋已經訂立了“澶淵之盟”,雙方約定互不侵擾,這更使得西夏形單影隻。如果繼續與北宋抗衡,那麼西夏將腹背受敵,處境會變得更加艱難。權衡利弊、考慮再三之後,李德明決定向北宋求和,以恭順的姿態結束彼此之間的戰爭。

公元1005年,党項部衆多人投靠北宋,爲了穩定局勢,李德明一方面派人到北宋求和,另一方面派使者到遼國請求冊封。北宋對他的求和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需要用靈州來交換,還要派他的子弟到東京汴梁做人質,並要求他解散西夏的軍隊,歸還曾經俘獲的宋朝官吏。

這一系列的條件並不合理,李德明當然不會答應,於是他以慢慢商議爲藉口拖延時間。而遼國見李德明繼續和北宋對峙,抱着坐收漁人之利的想法,冊封李德明爲西平王。

可是,李德明還是無法控制其部族不斷投奔宋朝的局勢。正在爲難之際,宋真宗終於降低了議和的條件。於是,李德明藉此機會與北宋修好。宋真宗承認了李德明的特殊地位,也冊封他爲西平王,並且賞賜他白銀萬兩、絹萬匹、錢三萬貫、茶葉兩萬千。

李德明的選擇是明智的,向宋求和,非但沒有遭受任何損失,還換來了衆多的賞賜。最重要的是,議和解決了西夏的內憂外患,爲政權的鞏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

此外,李德明一方面與北宋締結和約,一方面又與遼國結成聯盟,不僅得到了遼國在政治上的援助,還增加了與北宋討價還價的砝碼。由於党項族當時還沒有與北宋抗衡的實力,因此李德明便領兵西進,佔領西邊的疆域,欲完成父親“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的遺願,繼續擴大勢力範圍。

回鶻佔地數千裏,境內富饒美麗,人傑地靈,李德明覬覦已久。公元1008年,李德明率兵兩次出征回鶻,年初派大將張浦率兵攻打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可惜的是,回鶻可汗夜落紇拼死抵抗,党項軍隊不勝而歸。

過了兩個月,党項人進攻途中又中了埋伏,再次大敗。公元1009年,張浦再一次奉李德明之命率領兩萬精騎攻打甘州,可是遭到了對方的突襲,以失敗告終。

同年冬,李德明打算親自率兵攻打回鶻。但他在行軍途中白天看到了恆星,從占卜學來講,這不是好兆頭,所以他只得率軍返回。四攻回鶻都無功而返,李德明無奈之下采取了最後的方式,截斷了回鶻向宋朝進貢的道路,斷絕兩者的關係。

直到公元1028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率兵征討回鶻,才攻下了甘州、瓜州(今甘肅省安西東南),回鶻首領見李德明軍隊勢力日趨強大,只好率軍歸順。

公元1032年,李元昊又奉父親李德明之命從回鶻手中收回涼州(今甘州武威一帶)。至此,李德明佔領了甘、瓜、涼三州,增強了自己的實力,擴大了統治疆域。當初,在北征回鶻的同時,李德明不斷對吐蕃用兵,對其進行侵擾。

公元1007年秋,李德明親自率兵大舉進攻吐蕃,但是吐蕃早有準備,聯合回鶻共同抗擊李德明的軍隊,李德明鎩羽而歸。1010年,吐蕃派去宋朝的貢使經過天都山(今寧夏海原縣南)時,遭到李德明部將的劫掠。

李德明對內發展經濟,對外不斷征討異族,勢力迅速擴大,他越來越有野心,想自立爲帝。但是在表面上,他仍然向北宋稱臣,同時繼續接受遼國的冊封,在北宋與遼國對峙的夾縫中左右逢源,撈取利益。

遼國封李德明爲西平王之後,北宋也想拉攏李德明,於是繼續給他加官進爵,李德明的職位步步高昇,由中書令加太保,又加太傅。這樣一來,李德明想稱帝的野心更加強烈了,他還給父親李繼遷追封了皇帝的稱號。

公元1020年,李德明把治所從西平府遷到懷遠鎮(今寧夏銀川),並改名爲興州。懷遠鎮地理位置優越,有天險,易守難攻,而且物產極爲豐富,爲日後西夏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

公元1028年,當李元昊取得對回鶻作戰的勝利時,李德明冊封他爲太子,並冊封其母衛慕氏爲後。遼國非常支持李德明稱帝建國,遼興宗還將宗室之女冊封爲興平公主,嫁給了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北宋察覺了李德明的野心,一忍再忍,還加封李德明爲夏王。

然而,關於稱帝的一切都已準備完畢時,李德明突然與世長辭了,終年五十一歲。隨後,李元昊繼承了王位,追諡先父爲光聖皇帝,廟號太宗。李德明在位二十九年,開明賢德,在一段時間內與北宋和平相處,積極推進了雙方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他雖然沒能夠自己稱帝,可是卻爲兒子李元昊日後稱帝鋪平了道路。北宋文臣、大詩人范仲淹曾作詩稱讚李德明道:“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無戰,禾黍雲合。甲冑塵委,養生葬死,各終天年。”可見這位大詩人對他的肯定。

文章完

作者簡介:

李曉偉,男,漢族。1982年6月22日生,黑龍江省佳木斯富錦市人,出生地,建三江管局。1998年,因理科成績不好,遂輟學。僅爲初中學歷。於是開始自學之路。苦於受學歷限制,現在尚未找到理想的工作。愛好有兩個,一是美術(寫意人物),二是歷史(以研究帝王的政治、軍事爲主。不做任何考古之類!)。

暫爲成吉思汗平臺特約作者,曾在各微信平臺裏發表了許多文章。其中有數篇文章登上了百度,及搜狐網、今日頭條、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等網站。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