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从赤壁之战说起,当时的刘备和孙权强强联军攻打曹操,就在这时魏国的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为难诸葛亮,让他难堪,限诸葛亮十天之内制造出十万之箭,诸葛亮当然明了周瑜刁难之意,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挑衅,并回应不需要十天,三天就给你造完。

一天过去了,诸葛亮没有什么动静,两天过去了,诸葛亮还是没有行动,周瑜很纳闷,不知道诸葛亮又有什么妙计。就在第二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雾,原来这是诸葛亮早就算到的,在凌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诸葛亮派船绑上稻草人,大张旗鼓向魏军开去。曹操这人比较多疑多虑,一听敌人浩浩荡荡朝自己进攻,立马下令放箭射击,无数支箭射到了草船上,箭矢如雨,不一会十万支箭就凑齐了,诸葛亮扬长一笑,下令返回。

讲到这里,大家肯定都觉得小编这讲的不还是大家都熟知的草船借箭嘛,别着急,接下来小编给你们谈下小编自己的分析。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总是褒蜀贬魏吴的意思,所以对能展示超高水平的故事总是安排给诸葛亮,其实真正草船借箭的是孙权。

当时的孙权也是和进行曹操挑衅,但曹操的性格呢又不出兵攻打孙权,孙权见状更是嚣张,直接坐船来到曹操的水寨周边转悠,曹操一看这都准备打到家门口了,下令放箭,万箭齐发,全部射在了孙权的船上,因为孙权的船一侧被射满了减导致船身倾斜,眼看就要翻船了,这时孙权灵机一动,下令掉头,让船的另一边受箭,就这样,船身又恢复了平衡,顺利返航,还白得了好多箭。

所以小编总结,历史上确实有草船借箭这回事,但是跟诸葛亮呢关系不大,正是因为罗贯中的褒刘贬曹才有了千古流传的诸葛亮版本的草船借箭。其实在草船借箭之前,还有过一次类似的故事,那就是周瑜的木船借箭,可以说和草船借箭如出一辙。

前有孙权借箭,后有周瑜借箭,再到《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借箭,都展示出古代人的智慧,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条件,对敌人了如指掌,有胆有识、顾全大局的气魄。更让我们足以了解民间故事在人们口中的演变过程,有些看似简单的历史事件,经过民间的不断流传,文化雕刻,都被移花接木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这也是古代著作流芳百世,深得国内外文学家爱不释手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