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爆發時,國軍除了中央軍之外,還有很多支地方軍。這些地方軍中的川軍、桂軍等近些年都被談的比較多,而云南的滇軍、廣東的粵軍則被介紹得比較少。

尤其是滇軍、粵軍的兵力構成和基本規模等,很少有文章談及。我們本文便來聊聊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粵軍的基本構成和規模。

粵是廣東的簡稱,而粵軍更是民國時期一支非常重要的地方軍。

1926年國民政府北伐時,一共有8個軍共計約10萬人的兵力,其中被稱爲“鐵軍”的第4軍便是粵軍部隊。除第4軍外,北伐軍其他部隊中純粵軍或粵軍成分也很高。

在北伐戰爭中,各路軍隊的擴編、消亡和分化特別迅速,蔣介石的中央軍逐步形成,廣西的桂軍得以擴大,而粵軍也發生了分化。

其中一部分粵軍參加了起義,一部分粵軍演變成了後來的19路軍,還有一部分粵軍成爲了中央軍旁系的第4軍。

而廣東本土粵軍主要是在當年留守的第4軍第11師、第13師基礎上匯合了其他各路零散粵軍後,逐步形成的。

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廣東保持了比較特殊的地位,先是李濟深主粵,隨後是陳銘樞和陳濟棠主粵,廣東軍隊中既有陳銘樞系統的,也有陳濟棠系統的。

陳銘樞在自己的60師、61師(編成了著名的19路軍)被調出粵參戰後不久,自己也出走投蔣,陳濟棠遂掌握了廣東軍政大權,號爲“南天王”。

陳濟棠系統的部隊原有59師、62師、63師,隨後又擴編了2個獨立旅、3個獨立團、3個師屬教導團、6個旅屬特務營,實力大增,所部番號爲第8路軍。

1931年兩廣反蔣時,粵軍改稱第1集團軍,同時陳濟棠利用廣東較爲富裕的財稅、人力及便捷的海運渠道進口武器,大規模擴軍,使得第1集團軍擴充到了3個軍,此外還有海空軍、戰車、高炮等部隊,總兵力約15萬人。

陳濟棠還投入巨資打造琶江兵工廠,以生產大口徑火炮,爲了強化所屬粵軍部隊的戰力,可謂是雄心勃勃。

不過在1936年6月的兩廣事變中,陳濟棠手中的王牌——空軍部隊北上投蔣,而陸軍部隊也紛紛倒戈,尤其親信第1軍軍長餘漢謀通電擁蔣,陳濟棠大勢已去,遂逃奔香港。

餘漢謀倒戈後,被任命爲任廣東綏靖公署主任兼第四路軍總指揮,粵軍亦採用第四路軍番號,並進行壓縮整編。

當時廣東軍隊有約78個團、共計約15萬人的兵力,原先在陳濟棠時代每月的軍費爲500萬廣東毫券,後來蔣介石覈減第四路軍軍費爲每月300萬廣東毫券。

在軍費被砍掉了40%後,第四路軍軍力也在1936年8月進行大幅度壓縮,陸軍主力部隊整編爲了第151師、152師、153師、154師、155師、156師、157師、158師、159師、160師等10個師。

整編後的每個師轄2旅6團,實際保留的作戰團有60個,比整編前減少了10多個團的番號。

不過餘漢謀雖然在編制上做了文章,裁減少下來的兵力卻都充實到了各單位,實際在總兵力上並沒有多少削減。反倒是在編制調整中,各作戰部隊的實力都得到了強化。

但是,這顯然不合蔣介石的心意。

因此蔣介石要求第四路軍調出2個師作爲第六路軍的基幹部隊到福建,這一安排引發了餘漢謀親信的強烈反對,並由4名旅長出面公開表態,蔣介石才就此作罷。

但是兩廣事變後,南京方面的中央軍已經開入了廣東,並着手軍政方面的佈置,餘漢謀對廣東的控制力是遠不如先前陳濟棠時代的,此時的粵軍已經不再具有先前的那種獨立性,而是逐步依附於中央軍的存在。

餘漢謀一方面想要保住自己的權力,另一方面又不想實力受到損害,處於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態。

隨着南京方面對廣東軍政的控制力度不斷加深,蔣介石給予餘漢謀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餘漢謀不得不在第四路軍的整編問題上再次讓步。

1937年4月,粵軍10個師的60個步兵團被削減爲了40個,正式執行2旅4團編制,此外增加了一個教導旅的編制。

這一次的縮編是實打實的,餘漢謀再也找不到可以保存實力的方法,因此縮編之後的粵軍從之前15萬人的規模減少到了10萬餘人,實力損失約三分之一。

這個時候,距離全面抗戰的爆發僅剩兩三個月的時間了。

而在粵軍規模被壓縮的同時,川軍、東北軍的整理也在進行中,部隊規模也均被大大壓縮。當時關於紅軍改編爲國軍的談判也在進行當中,關於編制上的交鋒也是非常尖銳的。

由於東北軍沒了主心骨,故而整理相對容易;餘漢謀的動作很快,因此也得到了南京方面的表揚,報紙還特意對餘漢謀誇獎了一番,實際上主要是在向川康方面的地方實力派施壓。

在民國的軍閥混戰年代,粵軍的戰鬥力是比較強的,而且由於海運方便,進口了大量武器,在裝備水準上也是較好的。

如獨立第20旅,每個步兵連有9挺輕機槍,每個步兵營有4到6挺重機槍,每個步兵團有4到6門82毫米迫擊炮。每個步兵營還有交換總機,有線通信甚至可直達步兵連。

再如戰車大隊,裝備有12輛坦克、15輛裝甲車,戰車兵每人配發20發自來德1支;裝甲車搭載步兵中,每人均配有手提機槍或二十發手槍。

後來的第四戰區兵站總監李潔之也回憶:

說到餘漢謀的第四路軍,主要是由大革命時期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1師的部隊發展起來的。官兵大部分都是廣東人,在軍閥混戰時期,曾在廣東、廣西、湖南打了不少內戰,有一定的作戰經驗。

在陳濟棠時期,曾利用廣東人民的血汗向德國、捷克購買了不少新式武器。一般來說,它的裝備在當時全國軍隊中是屬於第一流的,有些甚至比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還要好。

經過兩度整編後,實力雖比陳濟棠的第1集團軍時期大見削減,仍不失爲一支10萬人以上的大軍。但由於內部矛盾重重,各懷異志,整個第四路軍便越來越成爲一個腐爛的封建軍事集團,在惠廣戰役中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無能。

其實簡單總結就是,整編後的粵軍仍然具備較強的戰鬥力,但是領導層的腐敗與不團結導致了部隊的戰鬥力無法正常發揮出來。

粵軍的這次整編後不久全面抗戰就爆發了,廣東最初被劃爲第四戰區,部隊又改番號爲第12集團軍,由余漢謀任總司令。

粵軍的10個師分別編入了第62軍、63軍、64軍、65軍、66軍,隨後又增編了第83軍,除此之外還有戰車、炮兵等部隊。

全面抗戰開始後,戰事首先在華北開始,隨後又在華東燃起,廣東所在的華南暫時無虞,因此從粵軍中調出了66軍及新編的83軍和教導旅北上華東參戰,這兩支部隊先是參加淞滬會戰,損失過半,隨後又參加南京保衛戰,併成爲此戰中唯一整建制從日軍正面突圍而出的部隊。

在北上部隊激戰時,留守粵軍以原有的補充、教導等部隊增編了186、187師及2個獨立旅,兵力數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復。

不過隨後粵軍的仍然不斷被調走,故而留守廣東的兵力仍然不是很多,至1938年10月日軍進攻廣東時,廣東部隊只有7個師、2個獨立旅及其他附屬部隊。

而部隊本就不多,在日軍進攻時部署還連連失誤,一錯再錯,導致日軍以很小的損失就攻入了廣州,以至時人有“餘漢無謀,吳鐵失城”的民謠。

據國軍的不完全統計,此役陣亡、負傷、失蹤者多達11142人,損失步槍6368支、輕重機槍438挺、各種炮198門(其中平射炮87門、山炮49門)、子彈486.7萬發、各種炮彈14358發(僅統計呈報者)。

日軍統計繳獲輕重機槍208挺、火炮134門、要塞炮53門、坦克和裝甲車21輛、汽車151輛,也可從側面證實此戰中裝備損失之重。

廣州失守後,第12集團軍繼續堅守,在粵北與日軍對峙,而所屬部隊依然不斷抽調到其他戰區作戰(其中64軍等部隊有出色表現),國府還從廣東征發925873名壯丁補充部隊(主要是非粵軍部隊)。

至1945年初,廣東所屬的第七戰區僅有3個軍、2個旅的編制,紙面兵力爲107349人,缺編40479人,實有兵力不過6萬多人。

在兵力薄弱的背景下,餘漢謀更不願與日軍拼消耗,故而在隨後又丟失了韶關,使得日軍輕易打通了粵漢鐵路。

抗戰勝利後,餘漢謀及所部認爲其在廣東奮戰近7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故而認爲在廣州受降的榮譽應該是自己的。但事實上,在廣州受降的是國軍第二方面軍司令張發奎,開入廣州的是新1軍及基本中央軍化的64軍。

隨後第七戰區和第12集團軍編制被撤銷,粵軍各部被分割調配,結束了自己的抗戰歷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