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都把自己的煩惱拿到市場上交易,任何人在看到別人的煩惱後,都寧可把自己的煩惱拿回家。——希羅多德

生活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感慨生不逢時,恨自己沒生在富貴之家,怪社會不公平,怪別人不理解……家庭、工作、待遇都不順心,煩心的事不少。

總之一句話,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煩惱只能修剪

從前,有一男子覺得自己的人生不順遂,很是煩惱。於是他來到山中一間禪寺,希望老禪師能予以開釋,拔除他的煩惱。

老禪師答應了,並讓他幫忙修剪寺院裏的樹籬笆。

由於寺院很大,當男子把樹籬笆剪完後發現,之前修剪過的地方,又長出了新的枝葉。於是又得從頭開始修剪,一遍、兩遍、三遍……

一天,他惱怒地去問老禪師:自從我來到禪寺,您從未替我開釋。只是叫我剪樹,但這樹永遠也剪不完啊。

“你的煩惱也是如此。”老禪師微笑着說,煩惱永遠會不斷增生,我們只能修剪。

顯然,老禪師用一個生動的實踐,解答了一個既矛盾又無解的問題。

關於人的煩惱能不能消除,這個話題就像有生就有死,有悲就有歡,有月圓就有月缺,天地萬物相生相剋,週而復始的過程。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沒有煩惱,但其實這只是一種奢望。

別太拿自己當回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南唐後主李煜的筆下,這麼多的憂愁,恐怕是世間最多的愁了。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試問,你的憂愁又有幾多?

煩惱從哪裏來?實際上,人生大多數的煩惱都是自尋煩惱,太拿自己當回事,是心中的那個“自我”在作怪。

都說人性是自私的,這無可厚非。但整天只想着多喫多佔,只能佔便宜,不能喫虧,凡事斤斤計較,爲一己私利而損害別人,不把周圍的人放在眼裏。太過自我,那就是一種不幸了。

反過來,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行。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被別人的眼光左右,一直活在別人的眼裏,刻意也成了一種病態。人無完人,有人喜歡你,就必然有人討厭你。

這個尺度的把握,就全靠拿捏了。就如很多道理都擺在那裏,人人都知道,但真正要做到,那可是件難事。

畢竟人活得已經夠複雜了,別把自己的感受想得太重要,也別把自己的感受想得太不重要。總結起來還是:別把自己一時的感受太當回事。

收起所謂的煩惱

電影裏常有這樣的橋段:聰明的賭客,往往會選擇一個很倒黴的人來做參照。試想,一個押大開小,押小開大,常常輸的人,運氣會好到哪去。

反言之,一個逢人就傾訴,倒苦水的人,別人不躲你躲誰?誰都有自己的煩惱,真正想聽你訴說的沒有幾個。

而且,別人的煩惱不見得比你少,只是別人很少說,很少表現而已。炫耀煩惱,就等於自揭傷疤,不時還會淪爲笑柄。

人世間的事,其實就是一個此消彼長,你進我退的過程。某一件事、某一段時期,解決了這樣的麻煩,另外新的煩惱就會出現,尾隨不去。

逃不了,避不開,怎麼辦?那就坦然去面對,迎難而上,不是都說麼,胸懷是被撐大的,你能承受多大的壓力,就能有成就多大的成功。

所以,請收起你的煩惱。與其悲天憫人,不如多拿點時間出來,學習和提高自己,少說多做,不斷充實自我。這樣,很多煩惱自然會離你而去。

結束語:

“上帝對你關上一道門,定會爲你開一扇窗。”無論經歷過什麼,都應該要有一顆平常心,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煩惱。人生苦短,惜時惜緣。努力去活,你想要的,終會得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