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孩子入園後,孩子們便不是父母的跟屁蟲了,孩子接觸的對象也不再侷限於家人。老師和同學的出現讓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變得複雜有趣起來。對於新環境孩子們需要時間適應,而與此同時,家長們也要隨之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比如說,家長們要開始學習怎樣和老師以及其他的同學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方式。

寶媽在家長羣裏提了個"小要求",沒成想引發一場家長互撕,網友:老師還沒說話

此前在網上有一段家長羣發言的截圖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孩子幼兒園開學不久,家長們對於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也比較關注。這時候有一位寶媽在家長羣裏向老師提了個要求"老師,能不能拍下孩子的視頻?"於是沒多大一會兒,老師便拍攝了兩張孩子的照片。不過雖然得到了老師的回應,但是這位寶媽卻不滿意,再次強調最好還是視頻,這樣自己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情緒狀態。

沒想到,這次發言後老師還沒有回話,羣裏面就有一位家長髮言了,"3個老師要照顧十幾個孩子,老師只顧着給你家娃拍視頻,還有時間來照顧其他孩子嗎?我建議你去全體監控的幼兒園,或者搬個小板凳守在幼兒園門口觀察。"顯然這位家長對於寶媽要求多拍視頻的請求有些不滿。

寶媽看後覺得很不理解,於是爭辯說"我只是想多瞭解下情況,大家都是善解人意的人,這個請求並沒有什麼問題,其他家長不要太無理取鬧。"於是寶媽和這位家長就此開啓了一波脣槍舌戰。

網友們看到這段截圖後,儼然已經能夠感受到當時的氣氛緊張。有網友評論說"兩位家長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如此互撕也着實不應該。"老師還沒說什麼呢,這兩位家長倒是先懟起來了。""這兩位的態度完全不像是解決問題的態度,不吵起來纔怪呢!"

看得出來,在老師和家長或者家長和家長之間有問題需要解決或者有矛盾發生時,寸步不讓的應對態度顯然是不可取的,掌握恰當的溝通方法才能夠有助於問題的妥善處理。

在孩子入學後有問題分歧時,家長們應該如何與老師做好恰當的溝通

1.擁有共情心理

在與老師交流溝通時,共情心理可以讓家長們更能夠理解老師的不容易,在溝通的態度上也會更加容易保持理性和平和。"將心比心"的道理在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

2.表達方式儘量委婉一些

過於強勢的姿態很容易給予對方壓迫感,雖然父母爲孩子繳納了入園費,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父母有權利把老師當成是孩子的保姆。在遇見問題分歧或者是對於教學理念有不理解時,家長在表達方式上尤其要注意情緒的把控,委婉的表達更容易被接納。

3.給予對方充分的尊重

只有家長給予了老師足夠的尊重,把這一切看在眼裏的孩子纔會有樣學樣地去尊重老師。不得不說老師對於孩子的管教是出於職業道德操守,對孩子真心真意的付出值得家長們給予相應的尊重。

在孩子入學後,家長們免不了要和老師以及其他的同學家長打交道,恰當的交流方法掌握不僅有助於問題的溝通解決也有助於孩子學校生活的順利度過。家長們也要調整好心態,給予老師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大家對於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方式有哪些見解分享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