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從農業文明剛剛走出來的我們,錯過了前三次工業革命,當世界進入科技革命時代,我們再也不能錯失良機了。

創新是科技革命的精髓。

俗話說,一招鮮償遍天,一項創新可能帶來一個新興的產業,由此迸發出來的活力還有可能持續數年,在此基礎上可能引發一系列其他創新。

我們的科技創新缺乏兩種力量,一個是定力,一個是統領全局的統籌能力。

有了定力,即使創新能力弱一些,只要堅持下來,總會有所突破。沒有定力,即使方向正確,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也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創新。

制約芯片發展的核心設備光刻機,我們的起步並不晚,早在1965年,我們就研製出65型接觸式光刻機。到了1980年,清華大學研製的第四代分佈式投影光刻機獲得成功,將光刻精度縮小至3微米,與當時的國際主流水平同步。現在霸佔光刻機市場大半江山的ASML直到1984年才成立。然而進入80年代以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光刻機這類投入大見效慢的項目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同時我們能夠購買相對落後的技術和使用先進的技術代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放緩或者放棄了自主研發,轉而購買國外芯片產品,導致今天整個半導體產業受制於人。

不僅是光刻機,國產大飛機也遭遇了同樣的境遇。

缺乏戰略定力,是我們科技發展遇到的最大問題。

缺乏統領全局的規劃能力,使得科技發展力量散亂,計劃性步驟性不強,是制約我們科技發展的第二個短板。

馬斯克能夠以私人身份進入火箭研製領域,本身就是一項突破。在此之前NASA扶植了波音、洛克希德馬丁之類的具有軍工背景的公司參與研製,而以私人身份進入航天領域的馬斯克很快就拿出了可回收獵鷹火箭,打破了航天領域的一潭死水,讓美國火星移民計劃看到了希望。

從馬斯克的Spacex的成功可以看出,一時的競爭看起來重複投資造成浪費,但長期來看,節約了時間成本,由此還可以帶來蝴蝶效應,與之關聯的纔有可能加速發展,提高整體發展水平。爲了攻克一個重要的技術難點,這類短期高投入是必須的,由此造成的浪費也不可避免。這個階段的關鍵是有一個機構統籌規劃,設計符合國情的競爭機制,形成競爭與合作、節約與浪費之間最有利的曲線,最終有利於整體突破。NASA引入私人航天公司,本身就是重要的機制創新。

我們的好處就是模仿能力強,看到了馬斯特的成功,也開始引入民營企業進入航天領域,看到了可回收火箭的成功,我們也忙不迭地追趕。我們也有分工,也有競爭,但分工大於競爭。我們這種模仿缺乏符合本土化的創新設計,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在另一個領域,比如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設計,補貼成爲最爲重要的手段,由此造成企業騙補時有發生,補貼退坡後一地雞毛。對於新能源一會兒混動,一會兒純電動,一會兒氫能源飄忽不定,讓企業無所適從。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這是我們的另一個重大的短板,制約着我們的科技發展水平。

2個重大短板並非企業的責任,還需要從更高的層次去改進,才能扭轉科技發展缺乏創新的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