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许褚可以称得上是曹营的第一猛将了。在追随曹操征战的过程中,多次立下大功,甚至屡次救下曹操的性命。在后期,他甚至长期负责护卫曹氏皇族,深受曹氏信任,地位很高。

那么地位这么高的许褚,为何他的儿子却被无情斩杀了呢?

许褚之子

许褚这个人,战力强悍,加上之前长期在军中任职,人脉关系都挺不错,又深受曹氏信任,所以地位权力都很高,算是曹魏的忠实拥护者。许褚死后,他的儿子许仪继承了他牟乡侯爵位,官至牙门将。许褚深受曹氏器重,按理说,他的儿子也是地位很高,为何会被无情斩杀呢?是谁将他斩杀的呢?这就得说到钟会这个人了!

钟会

钟会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高,原本他有很大的机会入朝为官,甚至做到高位。但是他没有走普通升官的道路,反而是投靠了司马家,成为了司马家的幕僚。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来,钟会这个人十分聪明,眼光很高,知道司马家最终会夺取曹魏天下,所以早早的就选择了投靠司马懿父子。

而他在司马懿父子手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使出计谋,帮助司马家化险为夷,深受司马懿父子的赏识。司马家篡夺曹魏权力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淮南也有很多忠于曹家的军队,是钟会做出合理谋划,才最终将这些反对者一一打败。

随着司马懿、司马师的去世,司马昭开始崭露头角,大权在握了,而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歇后语就出自于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掌权后,钟会更受器重,直接成为了司马昭的亲信。

曹魏皇帝曹髦被杀后,司马昭为了转移矛盾,决定出兵伐蜀,当时大多数人都反对这一决议,只有钟会鼎力支持,于是司马昭决定让钟会担任伐蜀大军的主帅,连成名已久邓艾都是其手下。当时的钟会,之前一直是担任的文职,从来没有在军中任职过,这一来就直接成为了大军主帅!

许仪之死

大军伐蜀,许仪也在军中。当时钟会准备兵出汉中,由于道路艰险,需要有人做先锋,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便后续大军通过,而许仪则主动请战担任了这一任务。于是钟会命许仪率军六千,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出兵,帮助大军扫清路障。

原文:汝可挂先锋印,领五千马军、一千步军,径取汉中。兵分三路:汝领中路,出斜谷;左军出骆谷;右军出子午谷。此皆崎岖山险之地,当令军填平道路,修理桥梁,凿山破石,勿使阻碍。如违必按军法。”许仪受命,领兵而进。

按理说这项工作并不难,但是许仪的运气实在太差了。当许仪率军到达南郑关时,遭到蜀军伏击,未能成功攻下关口,于是钟会亲自领军前来。结果在拼杀中,钟会不敌,被蜀军将领卢逊追杀,由于修的桥质量不好,直接塌了,导致钟会马失前蹄,差点被杀。

幸好荀铠及时出手相救,不然钟会就被卢逊给斩杀了。回到大营后,钟会十分愤怒,决定按军令从事,将许仪治罪,直接处斩!当时许仪是牙门将,就算钟会假节钺,也不能因此就直接斩杀许仪吧?他为何这么做呢?其实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树立权威

前面说过,钟会虽然是全军主帅,但是他是第一次担任军职,之前都是做的文职工作。在军队这种地方,他是新手,没有一点权威。而军中大老粗很多,不一定对钟会很服气。所以钟会要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就只能靠打仗或者杀人来立威。

目前来看,杀人最简单,而且这个人地位越高越好,而许仪就正好倒霉的碰了上来!他的父亲是许褚,军中威望高,且深受曹魏信任,杀他最有利于立威,而且许仪本身也是犯了军法,杀他有理,别人找不到反驳理由!

二、为表忠心

虽然钟会是司马昭的心腹,但毕竟统帅这么多军队在身,司马昭还是会有点心忧。而许仪相当于是曹魏的心腹忠臣,杀了他,就说明钟会与曹魏是彻底决裂的,对司马昭忠心耿耿。钟会借此又可以再一次向司马昭表现忠心!

总结

许仪虽然是许褚的独生子,但是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曹魏处于弱势,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了。此时的当权者是司马家,而许仪作为曹魏的宠臣,有这个身份在,他必死无疑。恰好,他倒霉,又犯在了军法之上,自然而然也就被无情斩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