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in

釀酒和鮮食葡萄有什麼不同?

看👆這張圖。如果不告訴你畫面裏的是什麼,你是不是有一瞬間以爲,工人們是在挑揀藍莓?

其實,這些顆粒小小的果實,正是我們熟悉的葡萄🍇。不過嚴謹地說,應該稱之爲釀酒葡萄,顧名思義就是釀酒用的葡萄。

愛喫水果是當代人熱愛生活的一種表達,而種類繁多的葡萄更是令人流連鍾情——從巨峯到玫瑰香到馬奶提子,從大顆的到迷你的、從多汁的到濃縮的,堪稱提供了全方位選擇,供你實現水果自由。

那麼在水果店裏,也能買到赤霞珠、霞多麗這些釀酒葡萄嗎?

首先回答一個問題:哪些是釀酒葡萄?

世界上已發現的葡萄有一萬多種,一大部分還是未開發的野生品種。按用途,它們可以大致分爲這麼3類:釀酒葡萄、鮮食葡萄和制汁制幹葡萄。

在人工培育的葡萄中,釀酒葡萄約佔60%,它們很少以葡萄的原始形態出現在市場中,而是會被拿去釀酒,還有少量會被釀成濃郁的鮮葡萄汁出售。很少有水果經銷商會收購這些釀酒葡萄,如果你想知道釀酒葡萄什麼滋味,也許只有在葡萄採摘榨汁的季節跑到葡萄酒產區,纔有機會一嘗釀酒葡萄的風采。

那麼,釀酒和鮮食葡萄有什麼不同?

醉主要的區別就是:一個用來釀酒,一個用來鮮喫。二者也有一些交叉品種,比如說瓊瑤漿、玫瑰香等等,它們喫起來非常美味,而如果用來釀酒,也同樣可以釀造出好喝的葡萄酒。

有人也許要問了,都是葡萄,爲什麼分工這麼細呢?

這是因爲釀酒葡萄要求葡萄汁水非常濃縮,糖分和酸度要求都更高,葡萄籽要非常成熟,紅葡萄皮要顏色深、白葡萄要香氣足夠複雜,對賣相則沒什麼要求。

而用來喫的鮮食葡萄則要求長得漂亮,否則不好賣,水分甜度要合適,否則喫多了太膩。皮厚籽大就顯得肉少,喫起來費勁,而要是太酸太甜,都會被吐槽。

可見,在人類獨霸天下的地球,要做一顆稱職的葡萄,不管是釀酒還是鮮食,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那麼,釀酒葡萄能鮮食嗎?

既然是葡萄,當然是可以喫的啦!

在達到相同成熟度的情況下,釀酒葡萄要比普通鮮食葡萄甜很多。但是相對的,釀酒葡萄顆粒非常小,皮上單寧更豐富,籽又太多,對於喫葡萄吐皮吐籽的小夥伴來說,釀酒葡萄喫起來簡直就是噩夢——麻煩。

當然,更多的時候,釀酒葡萄會比鮮食葡萄更爲成熟。畢竟釀酒葡萄不用打膨大素,也不打讓葡萄無籽的激素,不存在揠苗助長的現象。

當然,也存在着既出現於市場上作鮮食售賣、又用於釀酒的葡萄,比如麝香家族的亞歷山大麝香葡萄Muscat of Alexandria。有些葡萄酒產區用它釀造甜酒或加強酒,但在它更芳香細膩、名頭更響亮的表親——小粒白麝香葡萄Muscat Blanc à Petits Grains面前,亞歷山大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不過,這不妨礙它成爲美味的鮮食口中物。

再者說,兩者分得這麼清可並不是因爲釀酒葡萄不好喫,而是因爲鮮食葡萄它釀的酒,不夠好喝……

鮮食葡萄糖分、酸度不足,色素含量不夠高,香氣不夠複雜多層次,水分含量過高降低了果汁濃度(不然鮮喫怎麼好喫嘛!),這樣的葡萄釀出的酒口感寡淡,顏色看着也不夠吸引人,所以慘遭嫌棄。

想想看,平時在貨架上看到的紅葡萄酒大多姿色鮮亮,是不是看着就有喝兩杯的衝動?

不少人家喜歡用市場上買來的鮮食葡萄做自釀酒,出品就是暗淡的灰粉色,香氣也很少,所以只能在釀酒時加入大量的糖去遮瑕。且不說有衛生隱患,看起來確實沒有正規生產的好喝。

其實喫釀酒葡萄的正確姿勢,應該是和喫藍莓一樣,抓一把,大口嚼,再吐籽。

如果能接受不吐皮不吐籽的,不妨試試看。之所以建議大家喫葡萄不吐皮,是因爲營養學家說的好東西都在皮上:葡萄皮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芳香物質、維生素、有機酸等營養物質,比果肉還要多。

果肉甜美,但果皮更有風味,兩者結合起來纔是葡萄最美的樣子啊。

文 | 春風 Ar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