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轉眼入秋了,

又到了樹葉變黃、莊稼收穫、添置新外套、喫月餅過中秋的季節。

不光植物、天氣、着裝有變化,我們的皮膚也在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到換季,皮膚就會遇到大把大把的問題,泛紅、脫皮、敏感甚至過敏……

綜合來講,這就是皮膚的「換季綜合徵」。

1.不堅持防曬

秋天天氣變涼,很多人的防曬工作就開始鬆懈。

當沒有保護的皮膚接觸到紫外線,會破壞正常表皮層角化的過程,皮膚屏障容易受損,加快皮膚水份流失。

另外,不注意防曬,還會加重皮膚炎症,對於敏感肌膚,會加劇敏感症狀。

圖片來源於網絡

2.早晚溫差大

秋天早晚溫差大,皮膚一天中經歷大起大落,分泌的油脂可能會減少,皮脂不夠,保溼能力跟不上,就會出現乾燥緊繃。

這時候細菌、真菌等就容易趁虛而入,就容易引起皮膚的炎症反應。

3.空氣溼度低

秋天空氣溼度本身就低,皮膚的“水分”就更容易跑到空氣中。

皮膚最外面的角質層一般含水量應不低於10%,含水量爲10-20%的皮膚柔潤、光滑、有彈性。

若低於10%,則皮膚角質層過於乾燥甚至出現皸裂或鱗屑。

圖片來源於網絡

4.皮膚屏障功能較差

敏感性肌膚的人羣,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也會更加敏感。

敏感性皮膚對紫外線照射、溫度溼度迅速變化,護膚品使用等不能耐受。

輕微的刺激下就可能出現泛紅、瘙癢、刺痛、灼熱等情況。

大多數人在日常護理中的一些錯誤的護膚理念與方法也會導致皮膚問題。

日常生活中針對一些錯誤的行爲加以改善,讓皮膚健康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1.做對清潔

每天早晚都應清洗 1次,水溫保持適宜溫度。

過冷的水會使毛孔收縮, 不利於徹底去掉污垢。

過熱的水會過度去脂, 破壞皮脂膜。

另外,不要過度揉搓、去角質,這樣會使得角質細胞過度剝脫,使得皮膚屏障受損。

圖片來源於網絡

2.謹慎使用含有皁基的商品

皁類是通過形成皁鹽乳化皮膚表面污物而發揮清潔作用。

由於皁鹽成分爲鹼性, 去污力強, 會破壞表面的脂質成分, 增高皮膚 pH 值。

使皮膚的耐受性降低,保水能力下降,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

使用完這類產品沒有及時塗抹保溼產品,皮膚很快就會緊繃感。

敏感性皮膚,及其他屏障功能弱的皮膚,要注意挑選溫和無添加、和皮膚本身 pH 值相近的弱酸性清潔產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3.加強保溼

潔面後要及時使用保溼產品以恢復皮脂膜, 維護正常的pH值。

不同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皮膚類型及季節變化,選擇不同質地的保溼產品。

敏感性皮膚需格外注意,儘量選擇和皮脂膜本身成分相近的產品,不含香精、色素等刺激性物質最佳。

皮脂膜相近成分例如:神經酰胺、角鯊烯、花生四烯酸、亞麻酸等。

4.做好防曬

秋天雖然很多時候都沒有陽光,但是紫外線是無處不在的,並不一定是有陽光纔有。

所以,日常還是要做好防曬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