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醫認爲有六淫邪氣“風、寒、暑、溼、燥、火”,這六類邪氣是人體致病的原因。

但“千寒易除,一溼難去”,這六類邪氣中尤以溼氣最難祛除。

溼氣易滲透,且常與其他邪氣相伴,遇寒則爲寒溼,南方冬天有時比北方冬天更令人難以忍受,就是因爲南方溼氣更重;

遇熱則爲熱溼,夏天“桑拿天”讓人覺得尤其不適,就是因爲溼度高,溼氣重。

秋天排溼,尤其重要。

《黃帝內經》有云:“秋傷於溼,冬逆而咳”,意思是如果秋天被溼邪所犯,那麼冬天就會氣機逆行而引發咳嗽。同時,溼邪過重傷陽氣,傷脾臟,若滯於皮下,則爲肥胖。

02

怎麼判斷是否溼氣重呢?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個:

1、便祕卻不成形,粘滯不易沖掉;

2、舌苔粗糙,發黃發膩;

3、痰多咳嗽,喉嚨不清爽;

4、頭髮油膩,皮膚容易出油;

5、起牀沒精神,好像被什麼東西裹住。

那該如何排溼呢?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喝茶!

喝茶利尿,行氣,發汗,而這些都是排出體內溼氣的重要手段!

03

喝茶排溼首選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茶性溫和,並且在此基礎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強勁的茶氣。一壺熟普下肚,脊背微微出汗,身體發熱,溼氣便會隨之排出體外。

滿屋子濃郁的茶香環繞着你,就像做一場自然界的桑拿,怎麼還會有溼氣存在你的體內。

烏龍茶:

溼氣重的人多數脾胃功能不太好,這時可以選擇烏龍茶等溫性滋胃的茶來喝,雖然除溼效果不是很快,但是長喝還是有效果的。大麥茶:

大麥茶的去溼功效超級棒。在超市買來大麥,用水浸泡洗淨,再曬(陰)幹,放進鍋裏,開小火不停的翻炒。

直到大麥變色、麥香湧出時即可關火,置冷。把水燒開,投入炒好的大麥,之後轉小火熬煮15分鐘後熄火,就可以入杯上桌了。

陰天,手捧着熱騰騰的大麥茶,濃郁的滋味帶着一股成熟清甜滑進嘴裏,何等享受。生薑紅茶:

毋庸置疑、實至名歸就是它了。在溼冷的天氣喝一杯生薑紅茶,簡直就像冷天泡在熱水浴缸裏面一樣暢快。

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滾燙的紅茶裏放入幾片薑片,就可以飲用了。枸杞薏米茶:

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

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

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爲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溼,宜在春季養生飲用。

要調理溼氣的問題,並非一天就能實現的。需要不斷的堅持,然後調整下生活習慣。

總的來說,如果溼氣重我們還是要重視,溼氣對健康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