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嫦娥四號再次休眠,發現月球經歷多次玄武岩漿噴發)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據中國探月工程辦公室消息,嫦娥四號着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9月24日7時30分、23日23時18分結束第22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度過630個地球日,玉兔二號累積行駛547.17米。

基於第21月晝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2月晝期間主要以行駛爲主,先後在距離着陸點西北方向約1.3km的撞擊坑和反射率較高的區域進行了探測。

嫦娥四號再次休眠,發現月球經歷多次玄武岩漿噴發

玉兔二號拍攝的嫦娥四號着陸點西北方向約1.3km的撞擊坑。圖/探月工程辦公室

科研人員利用探測數據取得多項科學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Astronomy國際期刊上。科學團隊對雷達探測數據開展了深入研究,獲得了着陸區月壤和淺層結構的重要發現。基於低頻雷達信號特徵,將着陸區的淺層結構劃分爲三大基本單元。

結合區域地質和大型撞擊坑的空間分佈等基本約束,地質解譯結果如下:單元1(總厚度約130m)爲臨近多個撞擊坑的濺射物堆積和底部玄武岩角礫層;單元2(總厚度約110 m)爲多次噴發的玄武岩層;單元3(厚度不小於200 m)爲着陸區北部萊布尼茲撞擊坑的濺射物。

高頻雷達信號進一步給出單元1上部的精細結構,其頂部存在厚達12m的月壤層,基本不含大石塊,其下爲厚達22m的條帶狀濺射物,它們均是來自芬森撞擊坑的拋射物,總厚度達34m。

嫦娥四號再次休眠,發現月球經歷多次玄武岩漿噴發

測月雷達低頻通道的探測剖面及解譯結果。圖/探月工程辦公室

測月雷達獲取的淺層結構剖面,表明玉兔二號探測的月面物質來自於芬森撞擊坑,而不是來自馮·卡門撞擊坑自身的充填玄武岩。同時,該雷達剖面還揭示了着陸區經歷多期次的撞擊濺射堆積和多期次玄武岩漿噴發充填。

據介紹,這些新發現對於認識月球南極-艾肯盆地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月球內部物質組成和結構的後續探測與研究有重要指導作用。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王心

netease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劉效武_NN41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