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那时被称为“月内”,也寓意“女人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说起坐月子,我们都不陌生,这是从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产后习俗。目的是为了让产妇可以尽快的恢复身体,恢复健康。

坐月子很好理解,通俗来说就是指产后4-6周的休养时间,这段时间被笼统的称为“坐月子”。医学上则称为“产褥期”。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里,女性的身体可谓进行了一次全方位重组修复,如果月子坐的好,甚至有些产妇出了产褥期身体会恢复的比产前状态还好,精神头更足,身材恢复的也更好。

但“坐月子”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否则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甚至结果还会适得其反。

“坐月子”大补补过了头,宝妈进了医院

昨天群里有个宝妈询问坐月子的事情,结果有人分享过了一个朋友的事,给群里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芸芸是个年轻的宝妈,刚刚25岁,婚后不到两年,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芸芸刚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这让婆婆很是高兴,原本就很喜欢芸芸的婆婆这下更要把儿媳“供起来了”。

芸芸坐月子的时候是婆婆亲自伺候的,儿媳妇的月子餐更是全出自婆婆之手。各种大补的食材都给芸芸端上了餐桌。

后来婆婆还从国外托人带回了进口的大补品,给芸芸炖汤喝,芸芸也很听话,虽然补品汤有些油腻,但还是坚持喝了好几天,因为她知道,这也是婆婆的一片好心。

但是显然,芸芸的身体不这么认为,没几天就出事了。

芸芸下体居然流血不止,这给一家人都吓坏了,赶忙把她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医生确定,芸芸这情况就是补品吃的太多了。

因为这些补品里不少都有活血的作用,结果这一下就把宝妈自己喝进了医院。

事后芸芸并未怪罪婆婆,婆婆依然很自责,但还是挺细心的,回头就跟医生请教了坐月子的一些注意问题,并且问明白了月子期到底该给儿媳妇怎么调理。

坐月子的“五大禁忌”,犯一条42天就白熬

1)禁止大补

坐月子确实是宝妈恢复身体的重要时期,也需要给宝妈补充充足的营养。但是相比之下,营养均衡远比疯狂进补来的重要。

坐月子期间如果补得太猛了,不仅会影响宝妈的消化,还可能会诱发各种疾病,更容易造成产后肥胖。少吃多餐,注意营养均衡,才是孕期进食的主要原则。

2)避免太累

坐月子是为了恢复身体,因此好好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坐月子期间,孕妈除了哺乳孩子外,并不建议长时间抱着孩子。一定要好好休息,别太累着自己。

3)不要懒床

前面说了,坐月子期间最重要的就是休息,但这不意味着宝妈就需要成天窝在床上,适当的活动活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反,长时间不运动,还会造成便秘和尿潴留。

宝妈可以适当做一做产后康复的训练动作。活动活动筋骨,但要注意力度和运动量。

4)注意情绪

孕期宝妈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大幅度变化,这会导致孕妈情绪敏感,波动起伏很大,这种变化会在坐月子期间继续存在。毕竟孕妈的激素恢复也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孕妈自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坐月子期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动怒、发火,可以通过运动或者阅读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5)注意饮食

坐月子禁止大补,也不意味着宝妈在这个基础上饮食就没顾忌了。孕期熬了10个月确实很苦,但坐月子也不能想吃啥就吃啥,不注意饮食不仅对自己健康不利,还会影响娃的哺乳。

孕期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较好,只要营养均衡足够就没问题。

锦鲤妈咪有话说

“卸货”不代表结束,坐月子也不是轻松生活的开始,后面哺乳时间依然需要宝妈有个好身体,因此产褥期好好休息,注意饮食和孕期一样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