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書》雲:“鬥指東南維爲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蛙聲蟬鳴,草長鶯飛,此時隨處可見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立夏的到來,也就意味着離酷暑難耐的日子不遠了。好在我們如今有空調、風扇等諸多工具可以幫助消暑,但在千年前的古代,人們卻只能靠心靜自然涼。即白居易《消暑》中所說的“散熱由心靜,涼坐爲室空”。

除此之外,秦觀的“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牀”,陸游的“冰壺冷浸玉芙蕖,三伏炎蒸一點無”,亦是很好的消暑方法。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便與作者夏日裏的乘涼有關。首先,這首詩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之手,是黃庭堅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然後,黃庭堅一生仕途極爲坎坷,曾因遭人陷害中傷,被貶蜀中六年之久,召回幾個月,就又被罷官來武昌閒居。《鄂州南樓書事》便是黃庭堅在武昌閒居時的一個夏日夜晚登上南樓乘涼時所寫。與其他人因爲酷暑難耐而乘涼不同,黃庭堅此舉還旨在消除內心因仕途不順而帶來的煩憂。那麼黃庭堅是如何做到消暑,又是如何做到消除煩憂的呢?

《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詩的前兩句“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即黃庭堅登上了高高的南樓後,他倚欄遠望,皎潔的月光傾瀉而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相連相映,一片澄明;涼爽的清風更是將方圓十數里,盛開着的芰(菱)花、荷花的芳香,送到了南樓之上。即使不考慮美景背後的情意,單純的從寫景角度來看,這兩句詩亦是佳句,美得令人心醉。

從寫法上來看,這兩句詩中的山光、水光,包括沒有明說的月光,都是視覺感受;而芰(菱)花、荷花的香氣則是嗅覺感受。除此之外,詩的後兩句“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中的“清風”是觸覺感受,至於“一味涼”,可以說是味覺感受。如此一來,品讀黃庭堅這首詩,便是將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統統調動了起來,共同參與到了南樓的夜景中。

顯然,此景此情,能夠給我們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我想這就是詩歌的藝術魅力所在吧。另外,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清風明月因爲無人管束,所以自在的合併在一起,爲南樓送來了一片涼意。這就與黃庭堅的仕途不順有關了。正所謂一入宦海,身不由己。這怎能不讓黃庭堅羨慕明月清風的無拘無束,甚至可以各行其是。

而黃庭堅能夠在被罷官閒居的時候,通過眼前的明月清風悟出此番道理,並且還能欣賞到“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的迷人夜景,也就說明了黃庭堅放下了內心對功名利祿的執着,從而融入到大自然中。這樣一來,明月清風不僅爲黃庭堅送來了一片涼爽,還讓黃庭堅一顆煩擾的內心變得寧靜、舒適了起來。

綜觀黃庭堅乘涼時寫下的這首詩,雖然它只有短短28字,但是其中山水一色、十里芰荷的美麗景色,以及明月清風的無拘無束,顯然爲這首詩增色不少,可謂是驚豔了整個夏天。而作爲讀者的我們,在讀完黃庭堅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後,無疑也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一片涼意,甚至也能撫平內心的各種煩擾,可以說是能涼爽一整個夏天。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