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橋壇元老哈里·菲什比恩,在他傳奇一生中,共獲得過17次冠軍

提起美國橋壇元老哈里·菲什比恩,很多橋牌迷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不過,對於以其姓氏命名的“菲什比恩約定叫”,知道的人也許並不少。

菲什比恩1898年出生在美國紐約。早在青年時代,他就對橋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很快成爲當時流行的“惠斯特橋牌”和“竟叫橋牌”的高手。此後,伴隨着“定約橋牌”的興起,他又成了這項比賽的常勝將軍。在他的一生中,共獲得過17次全美橋牌比賽的冠軍和19次亞軍。在20世紀50年代,他曾多次入選美國隊出征百慕大杯,又在1960年以隊長的身份率領美國隊參加首屆奧林匹克世界橋牌錦標賽。1966年,他被美國橋協授予“榮譽會員”稱號。

在橋牌運動的早期,牌手們往往會在持有強牌的情況下,對上家的阻擊性“三階花色開叫”感到難以處理。爲此,克勃森曾經提出過所謂“兩可性加倍”的主張,即在直接位置叫出的加倍只表示持有較強的牌力,而對同伴來說,究竟是應該懲罰對方還是應當參與“爭叫”,則由他自己來判斷選擇。事實上,這是將責任推給同伴,因而絕非是一種完善的對策。爲了解決這一難題,菲什比恩在20世紀40年代設計了一種約定叫法,很快便得到廣大牌手的認同與喜愛,這就是當時頗爲流行的“菲什比恩約定叫”,菲什比恩於1976年病逝,享年78歲

查爾斯·戈倫於1901年出生在美國費城,大學時代攻讀法律並獲得碩士學位,此後曾當過十幾年的律師。1936年,他放棄法律工作成爲職業橋牌選手。

20世紀50年代,戈倫對原來的由米爾頓·沃克倡導的“4-31”計點法進行了補充修正,從而在牌力的估算方面,使“計點制”取代了以往盛行的“克勃森制”中的“羸墩計算”法。1963年,他的《戈倫橋牌全書》出版後很快風靡歐美,不僅成了“自然叫牌法”的權威性著作,而且也爲“美國標準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戈倫既是一位頗有建樹的橋牌理論家,又是一名成就極高的橋牌選手。在美國的全國性橋牌比賽中,他共獲得過兩次範德比爾特杯、三次斯賓戈爾德杯、八次瑞辛格爾杯冠軍及多次其他比賽的冠軍。1950年,他作爲美國隊的主力牌手參加百慕大杯賽,併爲美國隊的最終奪冠立下奇功。1959年,他當選爲美國橋牌協會的榮譽會員;1969年,又被美國橋協授予“橋牌先生”的榮譽稱號。

查爾斯·戈倫是一位獨身主義者,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他所熱愛的橋牌事業。戈倫一生的著述極多,根據1963年的估計,其著作的發行量已經超過800萬冊。但他卻並不像克勃森那樣富有挑戰性,因此,在公衆的心目中,他永遠是一個“好青年”與“謙謙君子”的形象1991年4月,一代橋牌宗師查爾斯·戈倫在美國與世長辭,享年90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