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兒童心理行爲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素

1、家庭環境

家庭是幼兒生活成長的主要環境,尤其是父母的行爲方式幾乎影響着幼兒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

家庭中父母的性格和教養方式對幼兒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比如幼兒的對抗行爲往往與父母的憤怒、批評等消極教育方式有關;幼兒的膽怯、退縮、自卑及依賴等行爲跟父母的過度保護有關。

2、分離

完整的家庭結構及其家庭成員構成了幼兒認知和行爲發展的基礎。父母的長期外出、分開、離異等,會導致孩子情緒的消極、沮喪、傷心。

3、社會環境

上幼兒園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第一站。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的心理行爲發展具有極其重要影響。

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對幼兒的心理行爲有很大影響。研究表明,經常受教師積極評價的幼兒,性格和行爲發展有着積極的效果。同伴關係方面,不受同伴歡迎的幼兒,會容易出現攻擊行爲、衝動行爲和破壞行爲。

4、虐待

過度的體罰、懲罰、欺凌等行爲,會對幼兒的心靈和心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創傷,幼兒會產生緊張、恐懼、膽怯、沉默、孤僻、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愛發脾氣等問題行爲。

二、內在因素

幼兒行爲的產生和發展,不僅受先天因素的影響,還受後天因素的影響。

1、遺傳

生物遺傳的穩定性和規律性對幼兒行爲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

2、需要

馬斯洛認爲,幼兒的需要分爲: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幼兒對應產生的行爲有餓了要食物,渴了要喝水,感到恐懼需要呵護,感到孤獨需要關愛,感到迷失需要幫助找到答案,表達想法需要被表揚和讚美。

3、人格

在人的各種心理因素中,人格是影響個體行爲的重要因素。性格極端或適應能力弱的兒童日後更容易出現問題行爲。

4、疾病

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影響其行爲的發展。身體的不適會造成幼兒格外敏感,產生依賴和自卑。

如何根據兒童心理行爲進行教育診斷?

1、幼兒心理行爲發展的特點

0-1歲:以觸覺、動作的感覺輸入爲主

增強孩子的本體感和平衡感,發展視覺感受。遵循孩子身體發展的原則:二月抬頭、三月翻身、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週歲會走。

1-2歲:以視覺、動作發展爲主

孩子會走後,信心增強,到處想去看看,此階段孩子的觀察力也非常敏銳。父母應該引導孩子主動接觸和學習,比如自己嘗試喫飯,把垃圾放到垃圾桶裏,簡單的拼湊幾何積木等。

2-3歲:以語言、動作發展爲主

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理解及聽覺記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父母應該教會孩子識別性別、顏色、形狀、大小、數量等詞語及概念。通過與孩子說話,引導孩子進行語言表達,跟孩子一起看繪本,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3-4歲:不滿足於單調的家居生活

提供豐富多彩的玩具和遊戲活動,讓孩子的感覺統合順利開展。

4-5歲:建立基本的感覺判斷和動作反應能力

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爲能力發展有了質的提升。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到社區、公園、動物園、讀書館、博物館等場所,通過觀察、交朋友來提升孩子的行爲能力。

5-6歲:動作發展處於良好狀態

這個階段孩子逐漸變得獨立,父母和老師需要整合多遠感覺刺激,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複雜程度。孩子視覺和聽覺發展更爲充分,需要用動作技巧來提高孩子的行爲能力。

2、如何進行教育診斷

01、教育內容要符合孩子心理發展水平,並在基礎上提出略高的要求,讓孩子體驗成功。

02、增強孩子的自我學習的效果,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03、要選擇適宜的教育方法,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使其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

04、要考慮家庭生活和幼兒園教學的安排,儘量做到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05、教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遲效性和反覆性,注意教育過程的連貫性和系統性。

06、3-6歲是幼兒良好行爲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開展家園共育,充分利用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給幼兒的行爲習慣潛移默化的施加影響。

07、通過各種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比如自信息、意志力、主動性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