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海峯

“大象有2500億個神經元,人類只有860億個,但人類卻比大象聰明。起決定作用的不是聯接數量,而是聯接強度。”華爲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汪濤,在華爲全聯接2020上的這個介紹,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分析人類社會發展趨勢,不難發現,人類從原始社會到農業社會,再從工業社會到互聯網社會,最終必然走向智能社會。爲幫助企業進入智能世界,華爲提出了行業智能體。

但觀察智能體這個參考架構,筆者也在思考,作爲身體軀幹的智能聯接重要,還是作爲大腦中樞的智能計算重要?聯接數量重要,還是聯接質量重要?汪濤給出答案:要使智能體更聰明,光算力強不行,聯接力也要強,所以要通過+AI,讓聯接智能起來。

華爲在通信領域有30多年積累,對聯接技術擁有深刻的認知,自然清楚智能世界構建需要怎樣的智能聯接。作爲ICT領域的領導者,華爲早在三年前就將“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作爲公司的發展願景。

那麼,在進入智能世界的道路上,華爲如何給金融、交通等各行各業企業的聯接加上“智能”?

智能體爲何呼喚智能聯接?

未來我們要進入智能社會,而智能社會將是由一個個相互關聯的智能體構成,比如城市智能體、交通智能體等。智能體包括四大組成部分,即智能應用、智能中樞、智能聯接、智能交互。

“如果把智能體比做一個人,智能聯接就是智能體的軀幹,負責貫通大腦和四肢。”汪濤如此解釋智能聯接所起的作用。

人比大象聰明,是因爲雖然神經元少,但人的神經元具有最高的連接強度,每個神經元可以生出多達8000個突觸,並且通過軀幹與四肢等實現強連接。

同樣,智能體這個基礎單元,對智能聯接有着強烈的“質量”訴求。汪濤指出,智能體對聯接有5個方面的訴求:高可靠、無損0丟包、差異化服務、實時大帶寬和智能運維。

是不是看着有些不太明白,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案例獲得更形象理解。比如,“雲天全景”拼圖,需要對4小時內天氣做到精準預測。想要做到這一點,相關機構就需要將各城區高清攝像機拍攝的雲圖,實時的傳輸到中心雲側,又需要將分析完的數據,快速傳遞到智能邊緣側。這需要聯接具備實時大帶寬能力。

又比如,高鐵智能控制系統領域的一位專家表示,如果聯接的時延更短、聯接更可靠,我國高鐵運營密度可以達到每84秒發車一次。不到2分鐘,高鐵發車密度類似地鐵了。爲保障運營安全,這就需要聯接(鐵路網)具備高可靠、低時延能力。

這些聯接訴求的實現,將帶來巨大價值。汪濤強調到,華爲提出的“新梅特卡夫定律”表明,聯接質量轉化成了聯接力量,聯接力就是生產力!

據《華爾街交易對光速的追求》報告顯示,1毫秒的聯接時延能帶來1百萬美金的經濟收益;某大型OTT雲數據中心的實測數據顯示,0.1%的網絡丟包會帶來50%的AI算力損失。

這些數據更直觀的反映出,智能聯接在未來,重要性越來越高。

什麼才能稱之爲“智能聯接”?

既然智能聯接是智能體構建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什麼樣的聯接,才能稱爲智能聯接?汪濤表示:“具備泛在千兆、確定性體驗和超自動化三大特徵的聯接,纔是智能聯接。”

首先,泛在千兆。帶寬能力是聯接的基礎。目前不論是AI攝像機、無人機、工業相機向超高清演進,還是VR、AR等技術的發展,亦或是工業製造場景、戶外檢測及監測場景,都將千兆聯接能力作爲最基本需求。千兆就是1Gbps網絡速率,現在的5G可以實現,光纖寬帶F5G也能實現。

其次,確定性體驗。未來智能體的聯接主要涉及物與物的聯接,主要應用場景在生產領域。與以前辦公場景不同,生產場景千差萬別。比如,智慧城市需要大聯接能力,智慧工廠需要低時延,雲VR等技術則需要高帶寬。面對差異化的服務需求,確定性體驗保障將成爲這些智慧體構建的必選項。

再比如,2019年深圳機場日高峯時,平均1秒鐘起降1.13架飛機,電力企業需要承諾5個9的可靠性,年度停電不超過6分鐘。這些如果離開聯接的確定性將無從談起。

最後,超自動化。行業智能化的過程必然帶來網絡規模及複雜性增長。據互聯網相關報道顯示,引入5G等新技術後,聯接的密度將提高100倍,參數設置將增加10000多個。這些都將導致聯接網絡運維管理難度加大。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聯接必須引入大數據和AI,實現從人工運維到超自動化,從而降低決策複雜性並提高效率。

比如對於我們熟知的5G技術,汪濤認爲5G並不是智慧聯接,引入AI技術,同時實現5G網絡智能切片、時延控制,保障業務確定性體驗的5G,纔是智能聯接。

智能聯接如何支撐智慧體構建?

智慧體需要三大特徵的智能聯接,但是你可能還是不太理解智能聯接的具體價值以及如何部署。對此,汪濤從城市智慧體、交通智慧體、金融智慧體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

在城市智慧方面,以人爲本,從數字化邁向全面智慧化,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未來城市治理中,採用無人機、高清AI攝像機,對城市道路、水體、橋樑、管廊進行監控、巡檢,已經成爲趨勢。

這一過程要實現,離不開天上的5G無線網絡、地下的F5G光纖網絡。這些網絡爲無人機、攝像機提供無處不在的實時、大帶寬聯接。比如,如蘇州工業園區,利用無人機對金雞湖進行自動巡查,發現藍藻後迅速定位,同時進行藍藻濃度估測與歷史數據參考,隨後系統將污染區域地點、面積等信息形成“工單”,自動分撥給就近“網格”的市政服務部門進行處置。

在交通智慧體方面,越來越便捷的檢測手段,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爲方便。“出行一張臉、運行一張圖”已成爲機場智能發展的最終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智能聯接需要解決便利性和可靠性兩大難題。5G大帶寬、低時延、廣聯接的特性,爲機場安全運行和服務賦予新的能力。

此外,爲了追求更好的網絡能力,有些機場甚至出現了7張甚至更多的網,傳統運維方式無法支撐,引入AI的網絡技術,可以提供超自動化的運維能力。

在金融智慧體方面,智能IP網絡、5G以及AI就是三大核心能力。因此,在智慧金融構建中,智能IP網絡能夠爲AI訓練集羣提供無損0丟包,使得AI訓練與存儲性能提升30%以上;5G網絡實現ATM、POS、智能手機聯接能力;AI技術解決方案的智能化運維、預測性故障定位保障數據中心網絡提供穩定性。

+AI:華爲打造“全場景”智慧聯接

華爲如何賦能智慧聯接呢?汪濤表示,面向千行百業智能體的打造,華爲將提供全場景智能聯接解決方案。

在技術場景中,華爲基於於5G、F5G、Wi-Fi 6滿足智能聯接超大帶寬的實時和低時延回傳需求;全面引入AI,打造智能IP+Optical協同的聯接網絡,打造確定性體驗的聯接;通過在網元、網絡和雲端三層引入AI,實現聯接的超自動化運維。

在網絡場景中,基於智能聯接特徵,面向智能體,華爲提供園區、數據中心、廣域、安全等網絡級解決方案。

在行業場景中,智能聯接協同智能交互與智能中樞,華爲結合行業Know-how,爲交通、政府、能源和金融等行業,打造場景化智能升級解決方案。

汪濤還介紹了華爲主要的解決方案,及關鍵技術創新。一是5G智能聯接解決方案,通過64TRX Massive MIMO、100MHz大帶寬組網、NSA/SA雙制式、TDD+FDD協同等6項技術,實現“三極”5G網絡。

二是智能IP網絡解決方案,華爲率先引入三層AI架構,通過AI識別業務的網絡需求,實現業務快速部署,網絡自動排障,提升網絡運維效率。華爲智慧IP網絡解決方案包括面向園區網絡領域的CloudCampus2.0解決方案,面向雲網融合的CloudWAN2.0解決方案,面向數據中心的CloudFabric2.0解決方案。

三是F5G智能全光網絡解決方案,其中包括面向企業園區場景的Campus OptiX解決方案,面向全光承載網的Single OptiX解決方案,面向數據中心互聯場景的OptiXtrans DC908產品。

四是自動駕駛網絡方案。在本次HC2020上,華爲面向千行百業企業市場,也正式發佈自動駕駛網絡Autonomous Driving Network(ADN)解決方案,爲網絡“注智賦能”。其實在2019年,華爲就面向運營商發佈了ADN,之後已經在全球十幾個運營商進行試點部署。

據悉,ADN解決方案通過網元、網絡和雲端的三層AI能力協同,助力企業網絡邁向自動駕駛時代,使能行業數字化業務和運營的超自動化。

“華爲計劃在聯接領域,全面引入AI,通過數據與知識驅動,改變傳統運維模式,打造自動駕駛網絡ADN,讓網絡從簡單的自動化,走向人機協同的超自動化,機器從輔助人、到增強人和賦能人,未來3年全面達到L3級有條件自治,5年邁入L4高度自治,7到10年邁入L5完全自治網絡。”對於發展ADN,華爲公共開發部部長魯鴻駒如此表示。

觀察:打造智能聯接永無止境

過去ICT行業歷經40年時間,打造了完善的人與人聯接的互聯網時代。未來,ICT行業將打造全新的物與物的智能聯接,打造千行百業智慧體。

在智能聯接能力的打造中,華爲與合作伙伴正在基於5G、F5G爲代表的第五代聯接技術,爲行業提供泛在千兆、確定性體驗、超自動化能力,建立起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的橋樑。

面向未來,智能聯接能力還將基於第六代聯接技術,爲行業提供百倍帶寬提升、更低時延、更廣闊覆蓋能力,引領人們步入充滿想象的全息社會。

在爲行業打造智能聯接能力的道路永無止境,而且還面臨複雜外部環境,華爲選擇迎難而上。正如汪濤在演講最後所言:“艱難和障礙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