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9月25號,經歷了定檔、改名、提檔撤檔再定檔提檔的中國女排終於以《奪冠》的姿態登上大熒幕。

導演陳可辛總算是舒了一口氣。

作爲見證過528天上映歷程的當事人,他開玩笑稱是女排精神支撐着他到現在。

回顧《奪冠》劇組這三年,從編劇查資料改編開始,到副導演從幾千個女排運動員中挑選演員,到美術團隊還原80年代漳州基地的細節...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紀念那段瘋狂的流金歲月。

再次提起陳可辛,同行們不禁豎起大拇指:“他是極少數真正贏得內地認可的香港導演。”

其實,陳可辛只能算是半個香港人。

10歲之前,他跟着父親陳銅民前往泰國定居,18歲時又去了美國,直到21歲纔回到香港。

看起來,這段不尋常的人生經歷給陳可辛帶來了豐富的人生體驗,但他早就厭倦了漂泊的感覺。

陳可辛在採訪中說:“我認爲自己一直在社會的邊緣。所以對這類遷徙漂泊、社會邊緣人的題材,非常有帶入感。”

尤其是體現愛國、凝聚力的題材。

陳可辛回憶,在泰國讀書的那幾年,他只讀國際學校,因爲國際學校開設有中文課。

每到暑假,陳可辛不顧父親勸阻,執意一個人回到香港。因爲這纔是他熟悉的地方,是他有安全感的根源。

乍一看,陳可辛和《甜蜜蜜》裏的黎小軍很像。不同的是,黎小軍從天津輾轉到香港,而陳可辛以香港爲起點回歸內地,開啓15年的北漂生涯。

和他相比,一些香港同行們顯得“水土不服,尷尬症嚴重”。譬如吳宇森、徐克以及王晶等人,他們來到內地,電影中的靈氣依然還留在香港。

馮侖在《扛住就是本事》中提到:有一次,他和臺灣省的朋友相約騎腳踏車,但是兩人聊着聊着就沒有話題了!

因爲他發現,他們之間的笑點不同。當馮侖講一件好笑的事情時,朋友並不覺得好笑。朋友講一件好笑的事情時,馮侖卻笑不出來。

奇怪的是,陳可辛身上幾乎不存在文化隔閡。

這些年,無論是《中國合夥人》、《親愛的》,還是新上映的《奪冠》,都完美展現了陳導講故事的能力。

內容涉及青年創業、兒童拐賣、中國女排,連一些土生土長的內地導演都未必拿得準的故事,竟然被陳可辛發揮出高分水平。

這是因爲,他表面上“背叛”了港圈,卻一直沒有離開祖國的懷抱。

當年頻繁來往於泰國和香港兩地的小少年,如今終於有機會展現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了。

前段時間,由陳可辛導演的《三分鐘》看哭了無數觀衆。

這是一個由真人故事改編的短片。女主人公是火車乘務員,常年奔走於南寧到哈爾濱之間。因爲單程時間長達6天,所以連續好幾年沒回過家,只能在火車上度過。

這一次,她的新年還是隻能在火車上慶祝,沒想的是:兒子竟然在她途經的站點等着。

儘管,時間只有3分鐘...

看完本片,許多觀衆紛紛嚮導演陳可辛留言。有的感同身受,有的大呼扎心,都在肯定這顆“催淚彈”似的導演的拍攝功力。

而拍攝體育片就不一樣了。

無須煽情,只要激情。

曾經,陳可辛對體育類影片很感興趣,還覺得困惑“爲什麼這麼多好故事沒有人拍?”

後來才發現,體育片的拍攝自帶難點,而這個難點就是找演員。

而且觀衆們早就看過歷史比賽,也知道結果,怎麼在看電影時就像第一次看直播賽事一樣激動呢?陳可辛不得不硬着頭皮解決這些難題。

三顧茅廬地請演員不說,他在找場地這件事上就頗費心思。

《奪冠》原本的拍攝場地定在漳州女排訓練基地,因爲時間原因,劇組只能臨時在北京郊區找個廢棄的農藥廠作爲訓練場。

或許是劇組的錦鯉體質爆棚,正巧趕上了漳州基地拆建。於是他們提議把女排曾經真實訓練過的地板運過來,大大復原了訓練場景,也調動了演員們的激情。

在陳可辛的理念裏,每個人都是會演戲的。不能讓演員生硬地演劇本,而是用劇本去寫演員,讓劇本跟着演員的狀態走...

真是不易,《奪冠》終於上映了。

郎平激動地評價:“女排精神是什麼?不是一定要贏,而是明知道自己會輸,也要一分一分地贏回來,這是一部帶着使命感的電影。”

通過還原一段有歷史使命感的女排故事,陳可辛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對團結的重視。

出走半生,他不僅成就自我,也找到了歸屬感——更向15年前,那個渴望迴歸祖國的少年陳可辛交出了滿意答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