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過,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是英雄,可見敢喫螃蟹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在我印象中,喫螃蟹是很簡單的:無非下油鍋炸脆連殼喫了。因爲那時候鄉下到處都是綠水青山,很少工業污染。山裏的小溪和田間縱橫的水溝裏,所多的便是小魚小蝦小螃蟹。村民家裏來了客人,主人便會叫上一個幫手,帶上捕撈工具,小半天就可以捉到三兩斤。那是待客下酒的佳品。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隨着人口的增加,鄉鎮企業的發展,城鎮化的推進,加上農藥化肥的廣泛使用。天不再藍了,山不再綠了,水不再清了。雖然村民的錢包漸漸的鼓了起來,但自然環境卻慢慢的變壞了。當地政府說:經濟要上,環境要讓;村民們說:羣衆要致富,環境要讓路。彷彿綠水青山就是阻礙地方經濟發展,阻礙羣衆發家致富的絆腳石,必先除之而後快。今天看來,當時那種急功近利以犧牲環境爲代價的發展模式,是短視而且不可持續的。國家爲了修復被破壞了的環境,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有人說這是交學費,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我覺得這個學費交得有點冤,前人蠻幹,後人承擔。

閒話休題,言歸喫蟹。沒有了小螃蟹怎麼辦?不要緊,現在我們周圍大多數人都過上了小康生活,正是想喫點什麼就做點什麼的日子。如果不想走出家門,可以上手機京東天貓拼多多網購。花個三五百元,耐心等待一兩天,快遞小哥就會送來十多隻鮮活豐滿的大閘蟹;如果不怕麻煩,可以親自去農貿市場水產品檔口選購。二十元左右一隻,有三四兩重,比網購要便宜很多。

有了螃蟹,怎麼喫呢?當然不能用對付小螃蟹的辦法,那是暴殄天物,貽笑大方的。據說我們的老祖宗,爲了喫螃蟹,發明了一套專門工具。從三件到五件以至八件:小方桌、腰圓錘、長柄斧、長柄叉、圓頭剪、鑷子、釺子、小匙,分別有墊、敲、劈、叉、剪、夾、剔、盛等功能,精巧玲瓏,使用方便。螃蟹蒸煮熟了端上桌,熱氣騰騰的,文人雅士兩眼放光,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圓頭剪刀逐一剪下二隻大螯和八隻蟹腳,將腰圓錘對着蟹殼四周輕輕敲打一圈,再以長柄斧劈開背殼和肚臍,之後拿釺、鑷、叉、錘,或剔或夾或叉或敲,取出金黃油亮的蟹黃或乳白膠粘的蟹膏,沾味,優雅的送入口中。蟹肉性涼且積食,必佐以姜醋,最好加上自釀的烈酒。嗟乎,蟹之性情也躁矣,八跪而二敖,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命中註定一輩子住二手房。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就描寫了富家喫蟹的熱鬧場面,令人神往。賈府有錢,可以給每位食客配備一套八大件的喫蟹工具,純銀打造,價值不菲。而舊時文人,多半潦倒。且喜附庸風雅。中秋賞月,重陽就菊,呼朋引伴,持鰲賦詩。東道家裏只有一套喫蟹工具,怎麼辦?只好工具自帶。只要你請客,我會帶上喫蟹工具,提前到位。於是酒會變成喫蟹工具的博覽會,琳琅滿目,五花八門。這種自帶工具赴宴的壯舉,倒有點像上世紀七十年代剃頭師傅上門服務的情形。

雅士喫蟹是“文喫”,俗人喫蟹乃“武喫”。我是俗人,沒有那麼多講究。只需一雙筷子,一根牙籤,加上門牙和雙手,足以代替雅士們的“八大件”。徒手搏蟹,樂在其中,喫得快而且乾淨。雖然兩手沾腥,喫相難看,但面對美味,也就顧不得許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