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ff Kauflin;Eliza Haverstock;Max Jedeur-Palmgren

圖片來源:福布斯設計

2015年,尼克·摩爾那(Nick Molnar)還和父母一起住在澳大利亞悉尼。當時,25歲的摩爾那在兒時的臥室起家,用電腦在網上賣首飾。他什麼都賣——既有250美元的精工表,又有1萬美元的訂婚戒指。他的網上營銷技藝日漸高超,成爲eBay網站澳大利亞地區的頂級首飾賣手,每天發貨量達好幾千件。

同年,摩爾那與鄰區安東尼·艾森(Anthony Eisen)聯手成立了Afterpay,在網上提供支付服務,幫助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的購物者分期購買鞋子、襯衫等小件物品。分期付款共分4期,總跨度6周時間,4期支付沒有利息。現在,摩爾那回憶說:“我是千禧一代,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長大,也看到了人們放棄信用卡,轉用借記卡的大轉變。”摩爾那今年30歲,他這一代人要麼沒有信用卡,要麼擔心信用卡積累高利息債務,所以樂於接受新興的購物方式,當下拿到商品,稍後再付款。艾森比摩爾那年長19歲,曾經從事投資銀行工作。

Afterpay於2016年上市。二人各擁有公司約7%的股份,今年在疫情中成爲了身家10億美元以上的億萬富豪。防疫封控初期,該公司的股價下跌。之後,電商銷售相關業務紅火,公司股價大漲,漲幅接近10倍。第2季度,公司處理了價值38億美元的交易,比上年同期增長127%。

過去幾個月,還有另外幾位企業家的財富大漲。根據福布斯的分析,包括上述兩位澳大利亞人在內,至少5名金融科技企業家在疫情期間加入身家10億美元以上的億萬富豪隊列。其中包括:數字銀行Chime創始人克里斯·布里特(Chris Britt)、“隨意使用的”股票交易應用Robinwood聯席首席執行官弗拉德·捷涅夫(Vlad Tenev)和拜朱·巴特(Baiju Bhatt)。Klarna、Marqeta等公司有數位創始人的財富也實現增長,離10億美元的水平一下子近了許多。

和其他領域一樣,疫情在金融科技領域既催生了贏家,又產生了輸家。例如,LendingClub爲高風險消費者提供個人貸款,如今已經裁員30%;On Deck爲小企業貸款,如今公司股權已經低價出售。

電商巨頭亞馬遜、居家辦公企業Zoom、Slack和DocuSign在疫情期間快速發展。同理,一大批面向消費者,從事業務與支付相關的金融科技企業因爲疫情實現了迅猛增長。

Felicis Ventures金融科技板塊投資負責人、一般合夥人維多利亞·特雷格爾(Victoria Treyger)說:“疫情之前,金融科技在消費者之中普及的勢頭就很猛,尤其受到20歲至40歲出頭年齡層人士的青睞。疫情推動公司實現火箭發射般的增長,推動(金融科技)加速在所有年齡層普及,其中就包括40歲至60多歲的人士。”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一些趨勢正在對某些類型的金融科技企業帶來助力。例如,消費者更多地採取網上消費,獲得快遞服務,對一些支付類企業構成利好。Margeta專門從事支付處理業務,客戶包括Instacart、DoorDash、Postmates。該公司正在討論上市,計劃上市估值80億美元,是2019年3月估值的4倍。如果此事能成,公司首席執行官傑森·加特納(Jason Gardner)手中的公司股權價值就會達到8億美元。目前,估計加特納持有公司10%的股權。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通過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刺激經費平攤到成年人身上爲每人1,200美元;該計劃允許學生暫停償還學生貸款,還有每週600美元的失業補貼(現在該項政策已經過期)。該計劃幫助很多美國人能夠接上青黃,也令Chime等數字銀行興旺發達。

2020年第2季度,防疫封控措施啓動,人們憂心忡忡,便大幅削減旅行、下館子和購買奢侈產品的消費,而以往這些消費往往採用信用卡支付。不過,消費者繼續購買小件商品和生活必需品,這類商品則更可能採用借記卡支付。研究機構MoffettNathanson的數字顯示,維薩卡的交易量當季度同比下跌24%,借記卡交易卻上升了10%。借記卡(而非支票或者信用卡)正是銀行類金融科技機構最常見的消費工具,SoFi、Dave、MoneyLion都是如此。

舊金山數字化銀行Chime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刺激政策資金需要支付服務,該公司抓住了商機。4月中旬,還有一週時間,美國人的賬戶就要開始收到平均每人1,200美元的政府經濟刺激補助。此刻,公司向顧客預付該補助金,最終預付金額超過15億美元。首席執行官布里特指出:“預付補助金後,我們的新用戶單日增加量創下了公司歷史新高。”

疫情壓抑了總體消費,(美國)失業率依然高達8.4%,這兩個因素影響了Chime的中等收入用戶羣體。不過,布里特說,從用戶平均水平來看,“平均每位用戶的開支高於去年同期。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於政府的經濟刺激和就業補助項目。”

Chime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因此不像上市公司那樣公佈業績。根據瞭解該公司財務情況的人士稱,Chime的年化營收額已經達到6億美元。9月中旬,該公司募集資金4.85億美元,估值高達145億美元,是營收的24倍。一些投資者懷疑Chime的估值之高,是否實至名歸。畢竟,上市金融科技企業Green Dot爲低收入客戶提供預付借記卡和支票賬戶服務,市值僅爲營收的兩倍。布里特回應道:“我們從事的更像是支付處理業務。”Chime的營收都來自中繼類業務——Chime的用戶每刷一次借記卡,商戶就要支付費用。該公司新推出了抵押式信用卡,但不靠利息賺錢。這種卡是入門卡,持卡人按照信用上限存入資金。當然,布里特表示未來不排除從事貸款業務。

如今,布里特自己的身家也達到了10億美元。福布斯估計,他在Chime至少持股10%,價值超過13億美元(計算非上市企業股權價值時,福布斯都要予以10%的折扣計算)。他還在計劃公司上市。布里特說:“未來12個月,我們要完成一系列工作,爲IPO進一步做好準備。”

疫情期間還出現了Robinhood現象。防疫封控期間,待在家裏的日子很是無聊,股市漲跌倒是頗爲瘋狂,手頭還有政府的刺激補助金。這樣一來,一些千禧一代和Z時代年輕人就開始炒股票,玩期權。9月,Robinhood進行最近一輪募資,估值達到117億美元,各位聯合創始人賬面身家都達到10億美元。不過,摩根士丹利於2月收購E-Trade花了130億美元,施瓦布更早時候收購TD Ameritrade斥資260億美元。鑑於此,有人認爲Robinhood如果上市,或者被別人收購,其估值能夠達到200億美元。

金融科技領域之中,有一個板塊已經成爲疫情期間不折不扣的贏家——在線POS分期付款。消費者遷移到網上消費,在經濟前景不明時期不願意用信用卡借新債,反而爲這項業務帶來了利好。Afterpay從事的正是這一行。

Afterpay聯合創始人摩爾那和艾森於7月雙雙晉升身家10億美元的億萬富豪,競爭對手也與其相差不遠。Klarna成立於2005年,始創於斯德哥爾摩,2016年進入美國市場。該公司有3名創始人,其中兩人——塞巴斯蒂安·謝米亞特科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和尼可拉斯·阿達貝斯(Niklas Adalberth)——曾在瑞典的漢堡王門店打工,也因此相識。他們開拓了一種現在購買,以後付賬的金融科技模式,稱爲“買前先試”。按照這種模式,消費者可以擁有產品30天,然後再進行第一次付款。這種模式遠比老式的分期付款吸引人。過去,消費者買下一款產品後,要付清所有分期付款,才能拿到產品。聖誕禮品和大型家電品類一度盛行這種舊模式。

Klarma向零售商收取每筆交易3%至4%的服務費用,略低於Afterpay的4%至5%。兩家公司還有一大關鍵差異:Klarna已經成爲羽翼豐滿的金融服務企業,2017年已經在瑞典拿到銀行牌照,提供期限最多24個月的長期融資。此類融資收取利息,用於筆記本電腦的高價格商品,而商品的銷售渠道是少數幾個零售商。謝米亞特科斯基已經將Klarna打造爲歐洲的數字化銀行,推出了日常購物所用的借記卡。很快,他可能也會在美國採取該舉措。

疫情到來後,Klarna的業務一飛沖天。到2020年上半年結束時,公司的美國客戶已經達到900萬,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50%。每天,全球有5.5萬消費者下載Klarna的應用,是上年的兩倍多。現在,Klarna已經在19個國家和地區可用,用戶達到9,000萬,預計今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上週,該公司完成最近一輪融資,估值達到107億美元,比一年前接近翻了一番。

該公司並未上市,聯合創始人維克多·雅各布森(Victor Jacobsson)擁有10%的股權,謝米亞特科斯基有8%。尼可拉斯·阿達貝斯將部分股權出售,用於資助自己的慈善組織,對初創企業進行投資,現在只留下了0.4%的股權。阿達貝斯和雅各布森現在都不參與Klarna的工作。

Klarna聯合創始人維克多·雅各布森。圖片來源:Klarna

從事分期付款業務的金融科技企業日益獲得關注,顧客越來越多。不出所料,監管機構也對其加大了重視。加州商業監管廳判定,Afterpay收取延遲費,構成無照經營貸款業務。3月,Afterpay同意拿出100萬美元,其中包括90.5萬美元的消費者退款。該公司在公告中表示:“Afterpay反對所謂公司非法運營的說法。Afterpay不相信需要從商業監管廳獲得執照,但是已經同意按照商業監管廳的執照來經營業務,而此舉是本次和解的一部分。”一位發言人表示,Afterpay“已經在(其他有要求的州)申請並獲得執照。”2017年,Klarna被新罕布什爾州罰款1.5萬美元,原因是無照從事貸款業務。今天,Klarna在美國所有州都有此類執照。

硅谷企業金融科技企業Affirm也是分期付款領域的贏家之一。該公司創始人麥克斯·拉夫琴(Max Levchin)也是PayPal的一個創始人。上個月,PayPal也開始從事分期付款業務。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Affirm的美國用戶達到560萬,幾乎翻了一番。上週,公司募集5億美元,估值超過50億美元(去年估值爲29億美元)。拉夫琴的具體股權數字並未披露,但是可能價值數億美元。

疫情期間,高價居家健身設備成爲熱門商品,也爲Affirm帶來了利好。Peloton推出了固定式自行車健身設備,還能播放體育課程,價格2,000美元以上。防疫風控期間,富裕的年輕消費者想要和以往一樣,大家一起鍛鍊,彼此鼓勵,便紛紛購置該設備。Mirror則推出了一款鏡面設備,具有健身教學功能,價格1,495美元,頗受顧客喜愛。今年夏天,Mirror被Lululemon收購。Affirm自2015年以來便爲Peloton提供融資服務,現在也爲購買Mirror產品提供融資服務。

金融科技企業估值頗高,支撐高估值的當然是消費開支要保持強勁,消費者能夠保持6個月以來養成的部分網上消費習慣。美國大選之前,國會和白宮不太可能達成協議,通過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新冠肺炎疫情的未來走向也不明朗。所以,無法保證上述兩個條件能否滿足。不過,這些金融科技企業目前倒是如日中天。

譯 Jo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