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是什么?就是让孩子多吃点苦?其实,并不是!挫折教育并不是简单让孩子吃点苦,而是在孩子吃苦以后家长给予的教育和指导。

竞争需要磨难,吃苦也是财富,这是正被各国社会及家长日益认同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国外家长对孩子如何进行磨难教的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下面整理了:挫折教育——认识劳动的价值,一起来学习吧!

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告诉孩子世界并不完美,生活也不会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能亲自动手帮孩子解决问题,但可以教会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在未来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去解决并获得成功。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

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孩子一般12岁以后就得给家里做家务,如剪草、送报等,当然,家长也要相应付给自家的孩子“劳务报酬”,体现按劳取酬。

美国的父母们常说,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14岁的詹尼佛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虽然她也可以选择在家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理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挫折未必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曾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家长们,通过改革开放生活水平日渐好转,不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心情可以理解。

然而,从长远来看,我们真该学学国外的家长们,至少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懂得该怎么做,懂得该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对它负起责任,不要再出现让人伤心的事情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