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國火箭軍官方微信公衆號的文章中,出現了一張身披迷彩僞裝網的彈道導彈。從外形和發射載車來判斷,應該是東風-31基本型遠程彈道導彈。

東風-31(DF-31)是我國首款公路機動的遠程固體彈道導彈,作爲中國第二代戰略武器,應用了許多新技術。與其前輩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相比,東風-31在體積、打擊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突破。

如今,東風-31家族已經發展出多種改型,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型號及其亮相時間。

1999年國慶50週年閱兵,東風-31遠程彈道導彈首次公開亮相。

2009年國慶60週年閱兵,東風-31甲(DF-31A)洲際導彈首次公開亮相。

2017年7月30日,慶祝建軍90週年朱日和訓練基地大閱兵,作爲壓軸戲的是我國兩款新型固體洲際核導彈,它們分別是東風-31甲(DF-31A)和東風-31甲改(DF-31AG),尤其是最後一個方隊東風-31甲改,是其列裝火箭軍後的首次曝光。其實,在此之前軍博舉辦的“銘記光輝歷史開創強軍偉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主題展覽”上,這兩款固體導彈的模型就已經亮相了。

2019年國慶70週年閱兵,東風-31甲改核導彈再次亮相。

既然東風-31家族已經有三種型號了,如何斷定此次火箭軍演練場上出現的就是東風-31基本型,而不是另外兩種改進型呢?

下面,我們就來研判一下這三款導彈的外形特徵。

先看載車。

東風-31基本型和東風-31甲的載車,都是牽引車形式的;而東風-31甲改的載車採用的是與東風-41同系列的8軸重型越野發射車。

其次看導彈的尾部細節。

東風-31基本型和東風-31甲的導彈發射筒後部,都是四個支撐腳,用來確保導彈發射筒的姿態正確,而這種支撐腳需要配合專門建造的發射陣地,陣地需要進行精確測量,具備硬化地面——這是爲了簡化導彈發射前的準備工作,提高反應速度——導彈發射車只要按照預設陣地上繪製的標線停好,就完成了這些準備工作。

相比之下,東風-31甲改的發射筒後部,根本看不到支撐腳,是一個整體包裹式的大型橡膠緩衝層,這也是東風-31甲改具備“無依託發射”能力的關鍵裝置。所謂“無依託發射”,就是不需要預設陣地,導彈在行進中可隨時隨地發射導彈。除了東風-31甲改,我國的東風-21D、東風-26、東風-41等,也都具備“無依託發射”能力。

東風-31甲改導彈在外形上的另一大區別,就是液壓作動筒的支柱數量,東風-31基本型和東風-31甲是兩側+中間三個起豎液壓支柱,東風-31甲改簡化爲中間的一個獨立液壓起豎支柱,但是作用點向前大幅挪移了。再加上東風-31甲改導彈明顯比東風-31基本型和東風-31甲要長一大截,這兩點都說明了東風-31甲改射程增加和載荷增加了。

另外,東風-31甲改的彈體上還有兩個特徵,一個是長條狀方塊,另一個是設置了加強筋。

所以說,三種導彈中,東風-31甲改最好識別,最難的是東風-31基本型和東風-31甲,這兩種導彈不僅外形幾乎一模一樣,而且載車也很像。不過,仔細觀察的話,兩者載車還是有所區別的。最明顯的是車頭部位,還有拖車上的一些細節部位。

正是基於這些特徵,所以此次火箭軍演練中出現的導彈應該是東風-31基本型。

東風-31基本型服役時射程略超過8000公里,只能覆蓋美國西海岸部分地區,其牽引車的越野性能也近乎沒有,快速反應能力較差。因此只能依託地下掩體保證生存性,而發射則要依靠掩體周圍多個真真假假的預築發射陣地,目標數據也是事先裝訂。

東風-31甲相比東風-31增加了射程,其射程已經達到了一萬多公里,可以從我國東北地區發射攻擊美國紐約、華盛頓等要害目標。不過其生存性、靈活性,快速反應能力並無本質提高。這也是爲什麼要發展東風-31甲改的原因,據說東風-31甲改的射程達到了一萬兩千多公里。

看上圖,原來東風-31基本型還曾發生過這檔子事。

後來,國家安全部門迅速偵破此案,嚴懲了泄密者。隨後我國迅速推出了東風-31甲和東風-31甲改,對運載方式和射程進行了改進,並加快研製了東風-41。

如今,東風-31基本型再次在火箭軍的演練場上出現,說明這種導彈還在現役中。真心希望東風-31家族的最新型號東風-31甲改,還有2019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的東風-41大量裝備火箭軍部隊,儘快淘汰東風-31基本型這種早期型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