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關節炎”是成年人才會有的疾病。 殊不知,兒童也會出現“關節炎”等風溼類疾病。當孩子出現長期關節疼痛,且一直無法查明原因時,家長們要多留心了。

3歲男孩像個小老頭一般,

捶打自己的腰……

今年3歲的小志(化名)反覆關節痛近半年了,一開始是“腳底”痛,後來膝蓋也會偶爾疼痛。當地醫院就診認爲是“生長痛”,但補充維生素D3、碳酸鈣兩個多月,疼痛還是反反覆覆。 有天,媽媽發現小志像個小老頭似的捶打着自己的腰,反覆詢問才知道他腰也疼,胯也疼。 “生長痛怎麼會這麼嚴重?”感覺事情並不簡單的媽媽帶着孩子來到了杭州市兒童醫院骨科,說出心中的疑慮。 根據病史和檢查,接診醫生懷疑小志並非生長痛,而很有可能是“關節炎”。經過檢查,媽媽第一次聽到小志的疾病名稱——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幼年特發性關節常在16週歲前發病,

是兒童時期殘疾或失明的重要原因

醫生介紹,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非感染性炎性關節疾病,往往在16週歲前發病,持續至少6周以上。

該病以慢性關節炎爲主要特徵,除了多發關節腫痛、關節慢性病變以外,還會伴有全身多臟器功能損害,是兒童時期殘疾或失明的重要原因。目前病因不明確,可能和遺傳、感染、免疫因素有關。 “其實,兒童不明原因關節炎並不少見,但孩子反覆關節疼痛,並不會第一時間想到到風溼免疫科就診。家長往往認爲是滑膜炎、生長痛,選擇去骨科、兒童保健科等門診。而且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前期起病慢,疼痛偶發,有些家長不重視,往往容易錯過早期治療,等到造成關節畸形甚至殘疾,已追悔莫及。”醫生說,好在小志發現較早,症狀相對較輕,尚未發生關節畸形。 經過治療,小志關節疼痛的情況終於好轉了,出院後一直隨訪,目前還沒有復發過。

相對於成年人類風溼,兒童類風溼性關節炎相對易治癒,但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確診後須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特別是要按時服藥、按時複診。只要護理得當,沒有發生關節畸形,慢性病患兒也可以正常生活學習。而一旦發生關節畸形,已經畸形的部位就無法恢復了。 醫生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出現長期反覆原因不明的關節腫痛、關節酸脹、關節不舒服,且常常伴有發燒,建議到風溼免疫科進行排查,以免延誤治療。

來源:健康杭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