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級的要求就是,集團不要管經營業務。目前我們(集團)下邊有很多股權合作的項目,有的是可以控股,有的可以參股,我們(集團)就是做股權管理。”

文 | 劉曉林

2025年要形成整車195萬輛的年銷量規模——車展前夕,華晨汽車宣佈了新的五年計劃,希望藉此來回擊那些猜度它是否會在債務危機中倒下的言論。而作爲這一目標實現前提的華晨集團的改革大計也隨之浮出水面。

“華晨集團是遼寧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單位,遼寧有兩家,我們是其中一家。”華晨集團副總裁、新聞發言人齊凱稱,“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是國務院國資委力推的改革項目,簡言之就是將經營業務剝離出去,集團的職能向一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轉型,只負責做國有資本的投資項目管理。

“上級的要求就是,集團不要管經營業務。目前我們(集團)下邊有很多股權合作的項目,有的是可以控股,有的可以參股,我們(集團)就是做股權管理。”從齊凱傳遞信息來看,對於華晨的改革,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去“掙錢”,更專業的說法是“盤活國有資產”。

這一改革計劃包括圍繞着華晨製造公司展開的乘用車板塊的框架調整;與國內同行正在商談共用平臺開發合作;借民營合資公司華晨新日啓動的電動車計劃;在商用車板塊醞釀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及在跨國合資公司中爭取更多資源。

齊凱透露,這些計劃很快都將有新動作落地。從華晨方面的表態來看,與這一系列可以掙錢的項目相比,華晨的負債危機並不算大事,甚至華晨寶馬的股權出讓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除了36億歐元的股權交易收入外,作爲“對價”之一,華晨已獲得利潤豐厚的寶馬在華零部件項目的優先合資權,這一業務在2025年有望給華晨帶來高達到350億的年收益。

而本着以最少的資源達到最快出效果的原則,華晨的新發展思路似乎正在回到爲其帶來最初輝煌的路線上——資源整合、資本運作。“(在合作項目上)現在遼寧省政府沒有要求我們必須控股,以前是有的,現在沒有。對於控制權,我們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原來大家在意並表,我們可以並也可以不併,這個都可以放開”。齊凱坦言,現在省裏對華晨的要求就是國有資產不能流失。

9月24日,華晨中國或將被私有化的傳言傳來,雖然華晨集團給予了否認。但毫無疑問,風起於青萍之末,在領導班子換血一年後,華晨集團新一輪改革大幕已經被正式拉開。

整合背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的樣本

“這一年來,華晨做了管理架構的調整,以前華晨集團最多的管理層是9級,規模龐大。我們控股和參股企業是160多家,現在按照管理權把整個企業管理權壓縮到了3級。” 齊凱表示。在三級架構調整後,作爲第一級的華晨集團總部從五六千人縮減至一百多人,如今的華晨集團只進行戰略和重大投融資風險管理等大的管控業務,從管資產變爲管資本。

“原來集團五六千人,是因爲我們原來中華那塊業務和集團是一起的,現在這個是不可以的。集團就是做國有資本的投資,然後代表國有資產來掌握股權,而下邊的每一塊經營業務一定要剝離。” 齊凱稱,而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簡稱“華晨製造”)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二級企業管資產和主要運營方向,華晨梳理出了5大業務方向,分別是: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與服務,共由9家二級企業來承接,其下還有着龐大的三級企業。

2019年12月註冊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華晨製造,已經實現對華晨旗下自主乘用車板塊的統一管理。“自主乘用車已經完全整合到華晨製造公司,華晨製造的領導層就可以決定很多的事,不用到集團層面來彙報,我們是以放權爲主。”

華晨製造註冊資金20億,具備獨立的乘用車及新能源車生產資質,並整合了華晨旗下乘用車的產業鏈資源。“中華工廠、研究院和我們的發動機公司等,從管理角度來說如果不進行整合,每一塊都各立山頭的話,那我們整個業務鏈是無法打通的。所以主要不是爲了進行資產的處理。” 齊凱解釋稱。

上市公司華晨中國是與華晨製造平行的另一家二級整車企業,旗下包括華晨最重要的合資整車板塊——華晨寶馬和華晨雷諾金盃。另一家二級企業金盃汽車則涵蓋了主要的零部件業務。此外,二級公司中還有4家商用車企業,分別是瀋陽的金盃車輛、綿陽的華晨華瑞、瀋陽的華晨專用車公司以及大連投資公司;以及兩家服務領域的二級企業——在上海做汽車服務的申華控股和做出行與服務的華晨商旅。

與此同時,華晨將戰略從多元化轉爲目前車企流行的“聚焦戰略”。齊凱稱,華晨將聚焦發展五個整車品牌,包括合資品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金盃,民營合資企業華晨新日、華晨鑫源,以及自主品牌中華。

在已呈報給遼寧省和瀋陽市的十四五規劃初稿中,華晨制定了2025年達成195萬輛整車銷量的目標,其中包括110萬輛乘用車和85萬輛商用車。乘用車110萬輛中,華晨寶馬保守規劃65萬輛,中華規劃30萬輛、華晨新日規劃15萬輛。商用車85萬輛則包括華晨鑫源60萬輛、華晨雷諾金盃15萬輛、卡車和專用車10萬輛。

廣開合資合作之門

2020年,受各種客觀影響,華晨中華的產品開發節奏被打亂,已確定全年無新車推出;與此同時,由於單車盈利低,華晨降低產能至最低水平。此外,華晨的資金鍊也開始緊繃。2020年7月7日,華晨集團價值1.75億元的股權和投資權益被凍結,9月18日,又有一筆價值1億元的股權和投資權益被凍結,凍結期皆爲三年。與此同時,今年8月,華晨債務危機爆出,隨即由瀋陽市金融監管局、遼寧省銀行監管協會牽頭成立了華晨債券委員會,以保護銀行的利益。

在外界看來,華晨從產品到技術,再到資金,都捉襟見肘,即將失去華晨寶馬對等股權收益的華晨已經徹底喪失了競爭力。對此,齊凱不否定華晨今年確實處於新車斷檔階段,短期也確實是有一些流動性的問題,但根據齊凱介紹,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的框架下,華晨各業務板塊的多項新投資、新合作都已在路上。

“我們還在跟幾家企業進行共平臺開發的一些討論。”齊凱透露稱,共同開發平臺主要針對中華品牌,包括傳統燃油車,也包括新能源車。有消息稱,華晨正在與長安商討同平臺開發的可能性。

齊凱認爲,國內車企耗費了大量的資金都在造型開發或者是模具開發上,而在開發期較長的核心技術上缺乏投入,因此華晨倡導共同開發。同時,在電動化、自動化、網聯化、共享化這非傳統車企長項的”新四化“上,華晨也表示將加大和科技企業的合作。

按照計劃,華晨中華到2025年計劃推出16款車型,年銷量目標是30萬輛。齊凱介紹,中華的產品在做結構調整,現在的V3、V6、V7都會在相應平臺上做全新的產品開發,預計從明年下半年就會陸續集中推出。

“未來我們既有自己平臺開發的產品,也有未來共平臺開發的產品”,齊凱稱,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中華會把一些產品的短板或者產品項目裏面一些缺項會補上。

電動車方面,2018年8月成立的華晨日新正在成爲華晨的電動車主體,華晨新日由華晨與做電動自行車的民營企業新日合資而成,目標是生產小型純電動車。華晨在其中佔據33.4%的股權,並未控股,66.6%的股權由新日(無錫)發展有限公司掌握。

在運作兩年後,華晨新日開發的首款電動乘用車——A00級電動車轎車將在今年10月底下線,今年年底會做小批量的生產,明年計劃最少售出3萬臺,後年5萬臺,未來要推出10多款車型。

“技術方面是我們研究院做的技術支持,主要面對沒有補貼的市場,日常代步使用,這類電動車是有一定銷量的。”齊凱表示,整個公司已經完成10多個億的投資。

齊凱解讀稱,華晨的新能源戰略,就是要通過合資公司,去做可以應對無補貼的產品,然後將來還要上量。而新日擁有的銷售網絡能力是華晨最爲看中的。齊凱透露,未來會做渠道上的整合,包括用中華或者華晨鑫源的渠道來賣華晨新日的電動車。

此外,在卡車業務板塊上,以金盃卡車的品牌影響力爲籌碼,華晨同樣正在計劃引進戰略投資,齊凱透露,目前正在跟幾家在談。

“國企改革的時候,大家一直在強調國有資產不能流失,但是不要忘了資產不流失,但它在貶值,而有一些看似流失,實際是這是國企改革付出的成本。當然現在省裏邊給我們要求也是國有資本不能流失。”齊凱認爲,應該把國有資產盤活、把“蛋糕”做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隨着2022年的臨近,華晨寶馬股權轉讓成爲華晨最繞不開的話題,而隨着更多外資欲增資擴股的傳聞傳出,華晨寶馬作爲率先達成協議的車企,竟然有了先行者的“優越感”,包括能擁有更多緩衝期,以及拓展與寶馬在整個產業鏈上合作的。

據悉,爲了加大零部件本土化率,寶馬正在把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引入到瀋陽生產,據悉,華晨已經毫無懸念的獲得了合資優先權,目前正在與幾家大的海外供應商快速推進合資事宜。

與寶馬的零部件合資將給華晨帶來豐厚的收益。今年7月,寶馬集團已將首批37家本土化供應商作爲與華晨合資合作的意向企業推薦給華晨,同時,雙方簽署了500億的大單,涵蓋從2023年到2030年的合作。按照規劃,2025年合資零部件板塊的營收規模將達到350億,其中70%將是給寶馬配套的。

據悉,華晨製造和金盃汽車已經在零部件板塊上進行了大力整合。2019年,華晨的零部件板塊收益爲86億,其中爲華晨寶馬配套的達到62億。寶馬去年在中國的本土採購爲480億,未來會達到950億,零部件本土化率也將從原來的不足50%提升到超過70%。而從供應商共享的角度,這些供應商的進入對中華也會有所裨益。

除了華晨寶馬可能帶來的新財務,齊凱透露,另一家合資車企華晨雷諾金盃也將有新的資源輸入。華晨雷諾目前主銷的是金盃品牌的產品,包括海獅、閣瑞斯,最近幾年則一直在加快雷諾產品的導入,明年開始要投產Master,後年投產Trafic。

“今年年底之前,我們會推出一款金盃雷諾的一個全新產品,是合資公司自己開發的一個產品”。齊凱表示,雖然雷諾退出了中國對乘用車市場,但雷諾集團會加大對瀋陽合資公司的投入。據悉,在華晨與雷諾9月24日舉行的董事會中,主要議題就是如何加大在華晨雷諾的投資。

而對於即將喪失華晨寶馬財務並表的華晨中國,齊凱坦言,華晨幾家上市公司此前發揮的融資作用並不太強,但接下來會有一些動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