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樹葉黃,葉落歸根,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家鄉的美食是外出遊子心裏沉甸甸的鄉愁。在晉代有個大名人念念不忘家鄉的一道美食,以致辭官歸隱。

這道美食就是鱸魚,西晉八王之亂時,出仕洛陽的吳郡張翰思念家鄉的鱸魚膾,"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命駕歸。"令張翰棄官而返鄉的這道佳餚,就是"蓴羹鱸膾"。鱸魚味道鮮美,因秋風起而思念家鄉的"蓴羹鱸膾",竟辭官歸家,足見美食與鄉愁的淵源了!

鱸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

鱸魚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還可以治胎動不安、產後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後婦女喫鱸魚,既可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另外,鱸魚血中含有較多的銅元素,銅是維持人體神經系統正常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功能發揮的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松江鱸魚,其味鮮美,其肉細嫩,中醫認爲,鱸魚性味味甘、溫,入脾、胃經,補益五臟,益筋骨,調和腸胃,治療水氣。醃製或曬乾更好,能補益肝腎,安胎。適用於脾虛食少,胃脘疼痛,形瘦乏力,大便溏泄,小兒疳積等。《隨息居飲食譜》言其“暖胃,運食,補虛”。《中國藥學大辭典》言其“補脾胃,壯陽道、治噎膈。消水腫,療疥瘡”。

《本草經疏》: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髒,益二髒之陰氣,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則五臟無所滋養,而積漸流於虛弱,脾弱則水氣氾濫,益脾胃則諸證自除矣。

現介紹幾則食療方,供選用。

生薑鱸魚:松江鱸魚500克,生薑、蘇葉、調味品各適量。將松江鱸魚去鱗雜,洗淨,切塊,放入砂鍋內,加姜、蔥、醋、鹽、黃酒、清水適量,武火燒沸後,轉文火煮至肉熟,下蘇葉,再煮一二沸,食魚飲湯。可和胃止吐。適用於妊娠嘔吐,妊娠水腫,胎動不安等。

蓴菜鱸魚湯:松江鱸魚1條,蓴菜、木耳、調味品各適量。將蓴菜、木耳發開,擇淨備用。鱸魚去鱗雜,洗淨,切塊,放入熱油鍋中煎至香,加入清湯適量煮沸,而後下蓴菜、木耳、調味品等,煮熟即成。可健脾利溼。適用於結腸炎,小兒疳積等。

桃花鱸魚:鮮桃花10克(約15朵),活鱸魚1條,調味品適量。將鮮桃花洗淨、瀝乾;鱸魚去鱗雜,洗淨。將奶油放入淨鍋中燒熱溶化,放入薑片煸香,加入鮮湯,再放入鱸魚、酒等煮沸,文火煮至魚熟湯濃白時,加入調味品,煮沸,撒入桃花即成。可益氣養血。適用於各種貧血,血虛痛經,月經不調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