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9月2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通報,察汗淖爾溼地保護修復亟待加大工作力度。

2020年9月,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下簡稱國家林草局)。通過督察和自查發現,察汗淖爾生態退化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林草部門作爲行業主管部門,在溼地保護政策體系建立、綜合統籌協調、日常監督指導等方面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察汗淖爾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大營盤鄉與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交界處,距離北京直線距離240公里,周邊分佈着10萬畝天然草場。察汗淖爾是華北地區現存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集草原、沼澤、鹹水湖三種生態系統於一體,是遺鷗、小天鵝等130餘種鳥類繁殖的理想場所和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也是京津冀地區抵禦渾善達克沙地南侵的最後一道防線。

近年來,由於流域內耕地和水澆地面積大量增加,農業灌溉等長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導致察汗淖爾水面大幅萎縮。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的種植面積逐年增長,機井數量、噴灌面積的持續增加,使地下水位大幅降低,察汗淖爾水面面積逐步縮減。

2000年後,察汗淖爾逐漸成爲季節性湖泊。隨着水面和溼地面積進一步萎縮,2017年以來,湖泊的湖底全部裸露出來,只在夏季雨水頻繁時,可以形成小範圍水面。

督察指出,造成察汗淖爾水面萎縮、生態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爲行業主管部門,國家林草局在溼地保護管理方面也存在問題和不足,主要包括:政策體系不健全、綜合統籌不夠、監督指導不到位等。

目前,溼地保護規定散見於森林、草原、水等自然資源和有關溼地生態環境領域相關法律法規中,系統性、操作性、約束性均不夠,特別是罰則不明確,大量溼地的損毀、破壞等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和懲處。

由於政策體系不健全,造成一些地方對溼地生態系統重要性認識不足,積極作爲不夠,溼地損毀破壞問題時有發生。這也是造成察汗淖爾溼地萎縮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