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叮噹體驗了一次別樣的“幸福感”。

可能是由於入秋,天氣格外乾燥,外加最近熬夜偏多,小叮噹居然便祕了(慘)。那種用盡喫奶力氣,渾身發抖,大汗淋漓想清空存貨,卻碰上“鐵菊花”堵門的痛苦,我相信經歷過便祕的人都懂。

無奈之下,只好祭出了瀉藥的大招,才得以“開閘泄洪”,這一瞬間湧出的巨大幸福感,真是讓人淚流滿面...

其實,大部分人都遇到過便祕的情況,但很多人並不瞭解便祕產生的原因和危害,以至於一直用錯誤的方法來應對便祕,導致身心遭受巨大痛苦的同時,還增加了疾病惡化的風險。

那麼,長期便祕對身體都有哪些危害,又如何妥善應對和用藥呢?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有味道”的話題來好好聊一聊。

長期便祕有哪些危害?

偶爾發生大便乾燥是很正常的,只有出現排便時間間隔延長、大便硬結、排出困難,或便後有殘留感、滿腹墜脹、頭昏乏力等症狀時才能稱之爲便祕。

當便祕持續時間大於12周,就成爲了慢性便祕。長期便祕,會讓人體無法順利排出毒素,造成口乾口臭,生瘡長痘。

但這些還算是些小毛病,更嚴重的是,長期便祕很容易誘發肛裂痔瘡等肛腸疾病,大大增加排便時的痛苦,由此我們就會對排便產生恐懼感,一想到要去廁所就“瑟瑟發抖”,促使便祕再次加重。

所以說,發生便祕時不要回避,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予以應對。

首先,排便困難的話千萬別用蠻力,大便過度用力不僅很容易導致肛裂,還會使顱壓持續增加,非常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其次,排便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時間過長會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增加患痔瘡的幾率。蹲10分鐘沒有感覺,可以起身活動活動,然後用一隻開塞露。

如果是經常性的便祕,就要學會科學的選用藥物,避免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導致的副作用。

便祕用藥都有哪些種類?有沒有副作用?

1.容積性瀉藥

它們可以在腸道內吸收水分,擴張腸道容積,刺激腸蠕動,引起排便反射。此外,它們與便便混合後還可以起到軟化便便的作用,從而促進排便。

這類藥物主要包括硫酸鎂,甲基纖維素,瓊脂和果膠等,由於它們不良反應較少,大多數的便祕患者都可以使用,但這類藥物沒法增加結腸張力,所以結腸無力,腸動力不足的人不適合使用。

2.刺激性瀉藥

這類藥主要包含酚酞、比沙可啶、蓖麻油、大黃和番瀉葉等,原理是通過刺激腸壁,增加腸道蠕動來緩解便祕,作用速度快,藥效強,主要適合急需迅速通便的患者。

但它也有個很明顯的缺點,長期使用這類瀉藥會讓腸道的自主動力變得越來越弱,腸道越來越“懶”,形成藥物依賴。你會發現藥量加大,效果卻變差了,最終就會形成頑固性便祕。

3.潤滑性瀉藥

顧名思義,這種瀉藥主要就是在便便和腸壁間起潤滑作用,減少腸道吸收的水分,方便便便排出。開塞露,液體石蠟都屬於這類藥。

4.高滲性瀉藥

這類瀉藥具有吸水性,服藥後使腸腔內滲透壓增高,從而使腸道內的容量增加,體積增大,促使腸蠕動,臨牀上最常用的是聚乙二醇和乳果糖,安全性和耐受性較好,不良反應較少。

如何預防便祕?

1.多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尤其是轉腰抬腿、深蹲起等加強腹部的運動,更爲有效。

2.多喫蔬菜

飲食過於精細也是便祕頻發的主要原因,日常可以定期喫些粗糧,平時多喫水果蔬菜,足量飲水。

但要注意膳食平衡,高纖維食物不是喫的越多越好,如果喫的太素,缺乏油脂,也容易導致便祕。

3.養成排便習慣

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選擇早起後或晚上固定的時間段排便,形成條件反射,有利於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4.調節情緒

緊張和焦慮也是導致便祕的重要因素。日常要注意勞逸結合,必要時可以給自己放個假,緩解工作壓力,減緩急躁情緒。

其實從醫學角度上來說,便祕不是疾病,而是一種複雜的症狀,它的背後可能隱藏着各種各樣的健康風險:腸道腫瘤、炎症、內分泌紊亂甚至某些藥物影響等都可能會導致便祕。

正因爲如此,我們纔不應忽視它。重視預防,儘早檢查,儘早治療,纔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最佳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