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見反洗錢鉅額罰單!這家資產近萬億銀行,被罰1948萬!

中國基金報記者王建薔 

又見千萬級別反洗錢鉅額罰單。

日前央行公佈的罰單顯示,北京農商銀行因存在爲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與其進行交易等四項違法行爲,被罰近2000萬元,同時兩位時任副行長也受到處罰。

據瞭解,反洗錢行政處罰中,爲身份不明客戶提供服務或者發生交易是經常被處罰的一種行爲。

在整體反洗錢違規情況更加嚴重的背景下,銀行在反洗錢上的違規情況比支付機構更加嚴重。面對嚴峻的形勢,監管正在加快完善相關法規、加大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爲的懲治力度。

爲身份不明客戶提供服務等

北京農商銀行被罰1948萬

9月30日,央行公佈的罰單顯示,北京農商銀行因“四宗罪”被罰款近2000萬元,相關責任人同時領罰。

具體來看,北京農商銀行存在四宗違法行爲,分別是,爲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與其進行交易、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或可疑交易報告、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義務。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北京農商銀行處以罰款1948萬元。

此外,於某時任北京農商銀行副行長、監事長,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爲負有責任,被罰款12.8萬元。曾林峯時任北京農商銀行副行長,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爲負有責任,被罰款3.2萬元。

作爲“四大”農商銀行之一,北京農商銀行的資產規模截至今年6月末達到9938.45億元,逼近萬億大關。

英國《銀行家》雜誌發佈“2020年全球銀行1000強(Top 1000 World banks 2020 )”榜單則顯示,北京農商銀行資產規模排名146位,一級資本排名176位,分別較上年提升2位和11位。

或涉嫌觸犯反洗錢紅線

一位長期服務金融機構相關案件的執業律師表示,北京農商銀行或違反反洗錢方面相關規定。

他介紹到,“反洗錢行政處罰中,爲身份不明客戶提供服務或者發生交易是經常被處罰的一種行爲。”

《反洗錢法》第十六條第五款是金融機構此項義務的來源。該款規定,金融機構不得爲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不得爲客戶開立匿名賬戶或者假名賬戶。實施處罰的法律依據爲《反洗錢法》第三十二條。

《反洗錢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與身份不明的客戶之間的行爲包括“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第三十二條所規定的罰則中,表述爲“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爲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

他表示,爲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與其進行交易、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爲表示沒有做好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未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制度。

“只有採取相應的反洗錢措施,才能避免被洗錢的犯罪分子利用,才能更好地開展業務。”他補充道。

央行密集向銀行發放反洗錢罰單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密集向發放反洗錢罰單。

9月8日,央行長春中心支行發佈新罰單,長春寬城融匯村鎮銀行、長春高新惠民村鎮銀行、長春二道農商村鎮銀行等三家銀行因反洗錢不力等被罰。

整體來看,三家銀行存在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行爲,央行長春中心支行依據《反洗錢法》相關規定對機構主體及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罰。

此前的9月1日,深圳央行發佈15張罰單,對2家銀行,3家支付機構,10個個人予以處罰。主體及個人總計罰沒1372.95萬,主體罰沒1310.1萬,個人罰沒62.85萬。

其中,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等反洗錢違規是主要的被罰原因,其中建設銀行被罰204萬元,浙商銀行罰沒98.1萬元,除了支付機構以外,銀行仍然是反洗錢關注的重點。此前,7月建行大連支行也曾因反洗錢不力,被罰95萬元。

更早之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江西省分行因違反反洗錢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被央行南昌中心支行罰款92萬元,同時央行南昌中心支行還對四位相關責任人分別罰款。

事實上,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因反洗錢不力等因素被央行處罰,且其中不乏大額罰單。如2月中旬,央行曾公佈了對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兩份千萬級反洗錢罰單,同時兩家機構共有20人被罰。

其中,民生銀行被罰金額最大,達到2360萬元,民生銀行的違法行爲共有四個,分別爲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和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

光大銀行收到1820萬元罰單,同樣因爲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和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四項違法行爲被處罰。

對比來看,這次北京農商銀行的違法行爲與這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總體一致,處罰金額也比較接近。

反洗錢形勢嚴峻 銀行成爲重災區

我國反洗錢形勢嚴峻。

根據央行反洗錢局發佈《2019年人民銀行反洗錢監督管理工作總體情況》顯示,2019年,央行全系統共開展了658項反洗錢專項執法檢查和1086項含反洗錢內容的綜合執法檢查,處罰違規機構525家,罰款合計2.15億元,同比增長13.7%。

而隨着整體反洗錢違規情況趨於嚴重,銀行在反洗錢上的違規情況比支付機構更加嚴重,銀行隨之成爲監管打擊的重災區。

具體來看,反洗錢局處罰銀行422家,罰款合計1.54億元;而支付機構則處罰了11家,罰款合計3085萬元。合計罰款金額方面,銀行是支付機構的近5倍。

今年以來,隨着新冠疫情的爆發,境外賭場、賭博網站加大對我國公民招賭力度,反洗錢合規成爲整個支付行業的焦點。

目前,銀行卡收單市場存在很多問題及風險,主要是不法商戶的洗錢及恐怖融資、跨境賭博、網絡賭博、色情平臺、互聯網銷售彩票平臺、非法外匯等非法交易風險。

對此,監管也在推進相關法規逐漸完善。

央行於6月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標誌着支付受理終端監管力度升級,對跨境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爲採取嚴防高壓態勢。

編輯:連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