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水泊众好汉,好人极少。

站在朝廷的角度去看,他们都是坏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看,他们或好或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都是好人,出身不好,但都浪子回头,啸聚山林做替天行道的事。

现如今,很多人习惯用“坏人”概括梁山泊一百单八人,这点有些偏颇,但也不为错,他们的的确确做了坏事。

梁山好汉是好是坏,一直都有争论,书生认为招安之后的他们算是好人了,南征北战保家卫国,相信大家也都认同。

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一部分人把梁山泊好汉里的坏人当做好人去看,被当做好人的坏人还不止一个。

本文要说的这位是坏人被当做好人的好汉之一,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他叫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浪里白跳)。

一、真坏人

张顺好与坏,一个词就能清楚。

原著道:“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孤山作怪妖魔。”

这是李逵与张顺打斗时,施耐庵对这两位的形容。

张顺要是好人,不会有“作怪妖魔”的形容了。

在此之前,张横也提到过他与张顺做过什么坏事。

原著道:“我弟兄两个,但赌输了时,我便先驾一只船渡在江边净处做私渡。有那一等客人贪省贯百钱的,又要快,便来下我船。等船里都坐满了,却教兄弟张顺也扮做单身客人,背着一个大包,也来趁船。我把船摇到半江里,歇了橹,抛了钉,插一把板刀,却讨船钱,本合五百足钱一个人,我便定要他三贯。却先问兄弟讨起,教他假意不肯还我,我便把他来起手,一手揪住他头,一手提定腰胯,扑通地撺下江里,排头儿定要三贯,一个个都惊得呆了,把出来不迭。都敛得足了,却送他到僻净处上岸。我那兄弟自从水底下走过对岸,等没了人,却与兄弟分钱去赌。”

兄弟二人早些年都是赌徒,没钱了就到江边“做笼子”搞钱。

大部分江湖人搞钱靠暴力,非常直接的杀人劫财,张家兄弟还是花了心思,以搞钱为主,杀人的事基本不干。

不管杀不杀人,二人的行径都不光彩,典型的坏人。

接下来,张横说:“如今我弟兄两个都改了业,我便只在这浔阳江里做些私商。兄弟张顺,他却如今自在江州做卖鱼牙子。”

张横的意思是说他们兄弟二人现在变好了?

不是,他的意思是做的事情比以前高大上了,江湖地位高了,以前是小混混儿,现在是老大了。

当老大,就更坏了。

他口中的“私商”,不是贩私盐之类的事,而是杀人劫财;他的弟弟张顺成了鱼牙子的头儿,不经他同意,渔民们都不敢卖鱼,这是欺行霸市,是用暴力手段搞垄断,否则也不可能与李逵大打出手;兄弟俩先前也只是在浔阳江里做坏事,其他人也都能在浔阳江里谋生路,可现在整条浔阳江把他俩霸占着,就连自小长在江边的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威都没法生存,只好投奔外乡来的混江龙李俊。

此二人放在现在,那就是黑恶势力团伙头子。

张顺,与张横一模一样,都是坏人,只是张顺的出场不是杀人劫财,而是勇斗蛮横不讲理的李逵。

二、假好人

李逵,喜欢赌博,喜欢杀人,虽然杀的人大多该杀,但施耐庵也着重提到他杀人的事,凸显他的残暴不仁。

不是好人的李逵去抢鱼,不管鱼牙主人对不对,他的举动都会被看做是作恶多端。

这样的人该收拾,所以张顺勇斗李逵,大家拍手叫好。

一个抢鱼,一个出面教训,高下立判,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可是,张顺出面不是出于正义,而是出于对自己权威的维护。

就像皇帝一样,为了维护皇权的威严,稳固专制统治,可以牺牲任何一个人。

李逵抢鱼,张顺作为鱼牙主人若是不管,日后就没法管理了,他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威望和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正因这场打斗,让大家忽视了张顺先前做过的坏事,让张顺成了一个假好人。

一个水贼,就这样被当做了豪杰,不知道是谁的悲哀。

攻打大名府时,宋江突发背疮,命在朝夕,张顺提出当年母亲也是一样的症状,建康府神医安道全可治。

之后,张顺独自一人去建康府请来安道全,宋江得救。

此事,能说张顺是个好人吗?

不能,只能说张顺做了件对宋江有益的事,成了宋江的救命恩人。

救宋江一命,不可能抵消他做过的恶事。

再后来,高俅率军攻打梁山泊,很多好汉都想杀高俅,但无机会,张顺有了机会。

三败高俅时,张顺引领一班儿高手水军把锤凿在船底下凿透船底,生擒高俅。

这件事,通常被看做梁山泊招安的转折点之一,没杀高俅,奸臣对招安的阻拦力度降低了很多,张顺间接促成了招安。

促成招安成了好人了?

不是,假好人,真坏人。

张顺清楚高俅的坏,清楚很多好汉想杀高俅,清楚宋江不想杀高俅。

就这样,有机会杀高俅的张顺,满足了宋江,伤害了其他兄弟,比如被高俅害的家破人亡的豹子头林冲。

当然,也怪林冲懦弱,面对高俅连动怒大骂都不敢,仅仅是怒目而视,懦夫一个。

能杀奸臣而不杀,也为众好汉埋下了祸患。

征方腊期间,安道全因皇帝乍感小疾被召回,导致诸多好汉受伤后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死,召回安道全,也是高俅等奸臣的主意;征讨方腊结束后,宋江和卢俊义都被高俅等奸臣害死,阮小七被污蔑有造反之心而贬为庶人,小旋风柴进怕被奸臣陷害而辞官,等等。

好嘛,这张顺真是干了一件对奸臣有利的大好事,间接把诸多兄弟送上了西天。

所以说,他不是好人,关键时刻犯了糊涂,假好人。

三、乱杀无辜

在张顺眼里,根本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对自己有利就是对,就是好。

去建康府请安道全,乘截江鬼张旺和油里鳅孙五的船,结果被这俩人劫了财并丢到扬子江里。

施耐庵写这个故事,不单是体现张顺的水下功夫厉害和为救宋江去江南的艰辛以及为了宋江不惜牺牲自己的忠诚精神,还告诉我们“以彼之道,还使彼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当年张顺和张横兄弟俩怎么害别人,这次遭同样的手段害。

后来,这俩人被张顺和活闪婆王定六杀了。

假如这俩人没把张顺丢到江里,而是询问他是谁,然后像张顺遇见宋江那样表达崇拜之意呢?

张顺一定会认下这两个贼人为兄弟,然后一起找安道全,一同回梁山泊。

错也好,坏也罢,张顺都不在意,接下来杀李巧奴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李巧奴,烟花娼妓一个,十分有姿色,原著有诗云:

蕙质温柔更老成,玉壶明月逼人清。

步摇宝髻寻春去,露湿凌波带月行。

丹脸笑回花萼丽,朱弦歌罢彩云停。

愿教心地常相忆,莫学章台赠柳情。

当一个女性角色的外表被作者描写成画卷一般时,她的美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了。

张顺杀李巧奴的理由很单一,李巧奴对安道全的牵绊。

想让安道全心甘情愿的走并安心留在梁山泊,只能杀了李巧奴。

至于张顺看到李巧奴被虔婆安排去陪张旺,怕张旺在那里坏事儿大开杀戒一事,并非他杀李巧奴的真正原因,他做好了杀的准备,只是张旺来到之后,张顺多杀了几个人罢了。

李巧奴是娼妓,这点无法更改,但娼妓不代表就该杀。

李巧奴的客人不少,只有安道全是常客,甚至对她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娼妓,无情,所以也不可能得到情。

但她渴望情,所以面对安道全付出的真情时,她不舍放弃。

对其他客人,她只是陪睡,这是她的职业,也是屈居人下的无奈;对安道全,她付出的是真情,这是她的人性,是一个不受重视且遭鄙视的弱女子对男人的依靠。

李巧奴活着不易,她不让安道全走,是不想失去唯一一个真心待她的男人。

假如没有张顺,安道全会替李巧奴赎身,然后养做外室。

外室不好,但对李巧奴而言已经很好了。

可张顺的出现,硬生生的剥夺了一个女人即将到手的美好生活。

安道全都已经同意走了,张顺还是要杀,这就是乱杀无辜。

至于怕安道全不能安心留在梁山泊的问题,不该张顺考虑,只要安道全上山,就不可能下山了。

张顺杀人,没被谴责过,这次杀人,因李巧奴身份是娼妓,大家对娼妓的印象不好,加之施耐庵笔下的娼妓都不是好人,张顺顺理成章的再次成为了豪杰。

四、死后封神

先前杀人越货的山贼,受招安之后,身份发生了转变,思想也发生了转变,面对贪官污吏克扣皇帝封赏时,不再喊杀,而是静观其变,懂规矩了,并且开始为国为民了。

假如一定要说梁山好汉是侠之大者的话,那只能说招安之后的他们。

张顺最大的优点是忠。

自打认识宋江,他便开始忠于宋江,甚至超过了李逵。

第一次招安时,有十二位好汉反对极其强烈,张顺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招安后的张顺,依旧忠于宋江,朝廷在他眼里不如宋江。

正因此,才有了张顺的惨死。

但是,他的成神却是因忠于朝廷。

与其他诸多水军头领一样,张顺前期立功并不多,也只是在三败高俅时有过非常出彩的表现。

征讨方腊时,张顺开始了他的立功之路。

首战润州城,张顺砍死了吕枢密麾下虞候叶贵,生擒了扬州城外定浦村陈观家派去投拜吕枢密的干人(富豪和官户家中办事的差役)吴成,了解到陈观获封扬州府尹,并派出队伍给吕枢密献粮。

有了这件事,才有了后来梁山好汉假扮献粮人员智取润州城一事,张顺立下大功。

之后,张顺与水军头领一起立功颇多。

攻打杭州城,双方僵持不下,金枪手徐宁重伤而死,井木犴郝思文被活捉遭方天定碎剐,宋江焦急万分。

张顺与李俊商量,想通过水路打破僵局,李俊建议先上报计划再出征,张顺不听,独自前去。

李俊没有全力阻止张顺,这是他的聪明之处,自己可以不去立功,但不能阻止他人去立功。

张顺选定“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钱湖门’中的涌金门作为突破点。

第一次试探摸到水帘护定,因帘子上有绳索,索上缚着一串铜铃而引起守军的注意,只能潜入水中另寻机会;第二次试探,摸些土块,掷撒上城去,被守军发现,只好躲起来;第三次,把些土石抛掷上城去,见没动静,认为时机到了,结果爬到半城,听得上面一声梆子响,众军一齐起。张顺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去,没等他潜入水底,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射打下来,张顺被射成了马蜂窝,惨死在涌金门外水池之中。

张顺的死,一因着急寻破城良机,二因战场作战经验不足,三因对自己能力的过度自信。

特别是第二点,哪那么多蹊跷事一起出现呢,稍有战场经验的人就清楚敌人来了,也清楚被敌人发现了。

这一点也是诸多梁山好汉的短板,很多好汉也都因此而死,比如被石宝算计而死的丧门神鲍旭、赤发鬼刘唐,都是死于这点。

张顺死后,附体到哥哥张横身上,杀死了逃跑的方天定,并告诉宋江:“小弟是张顺。被枪箭攒死,一点幽魂,不离水里飘荡,感得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今日哥哥打破了城池,兄弟一魂缠住方天定,借哥哥身壳,跟到五云山脚下,杀了这贼,径奔来见哥哥。”

死后封神,这是好汉们想不到的事,就连宋江也想不到。

这件事是真的吗?

施耐庵写的不是神话小说,虽说有一些神话情节,但大多是有人暗中操作。

所以说,张顺附体张横和封神的事,也不存在。

五、封神之谜

不存在,那附在张横身上的是什么呢?

没有什么。

根本没有附身一事,那都是张横装神弄鬼。

张顺惨死之前,张横与阮小七、侯健、段景住被宋江派往杭州南边的钱塘江。

张顺惨死的消息全军皆知,张横不可能不知道。

张横得知消息之后,从钱塘江赶往杭州,五云山位于钱塘江和西湖两水相夹之间,张横返回杭州和方天定逃离的路线一致,当张横到水边的时候,正好碰上了方天定,接下来张横上演了一出弟弟魂魄附体杀敌将的鬼把戏。

之后,来到宋江身边,说自己是张顺,怎样怎样成神。

这种事,张横做得出来。

当年他们兄弟俩还是赌徒的时候,在浔阳江靠的就是做笼子吓唬人搞钱的事,长期行走江湖,也清楚江湖术士装神弄鬼的把戏。

所以,张顺死后,张横为了抬高弟弟,编造了弟弟已经被封神的故事糊弄人。

而他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也因弟弟的轰轰烈烈而精彩。

张横糊弄人的事,宋江、吴用都是清楚的,但他们不想拆穿,因为张顺成神让梁山好汉忠义之名更盛。

后来,宋徽宗敕封张顺为金华将军。

忠于宋江而死的张顺,因“显灵”杀敌将有功变成了忠于皇帝。

结语:

张顺,与梁山泊上的绝大多数好汉一样,都是坏人,曾经作恶多端。

但他因出场时勇斗蛮不讲理的李逵,赢得了大家的好印象,使其所做过的坏事被大家忽略,被当做了豪杰。最后成神魂附张横杀方天定,更是大快人心,又被冠上了忠义千秋之名。

张顺、鲁智深、武松等正面评价多的好汉,都得益于出场时所作的豪侠之事,出场方式决定了他们的人生高度和大家的评价。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互联网,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