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水泊衆好漢,好人極少。

站在朝廷的角度去看,他們都是壞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看,他們或好或壞;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都是好人,出身不好,但都浪子回頭,嘯聚山林做替天行道的事。

現如今,很多人習慣用“壞人”概括梁山泊一百單八人,這點有些偏頗,但也不爲錯,他們的的確確做了壞事。

梁山好漢是好是壞,一直都有爭論,書生認爲招安之後的他們算是好人了,南征北戰保家衛國,相信大家也都認同。

之所以存在爭論,是因一部分人把梁山泊好漢裏的壞人當做好人去看,被當做好人的壞人還不止一個。

本文要說的這位是壞人被當做好人的好漢之一,是最爲典型的一個,他叫張順,綽號浪裏白條(浪裏白跳)。

一、真壞人

張順好與壞,一個詞就能清楚。

原著道:“一個是沂水縣成精異物,一個是小孤山作怪妖魔。”

這是李逵與張順打鬥時,施耐庵對這兩位的形容。

張順要是好人,不會有“作怪妖魔”的形容了。

在此之前,張橫也提到過他與張順做過什麼壞事。

原著道:“我弟兄兩個,但賭輸了時,我便先駕一隻船渡在江邊淨處做私渡。有那一等客人貪省貫百錢的,又要快,便來下我船。等船裏都坐滿了,卻教兄弟張順也扮做單身客人,揹着一個大包,也來趁船。我把船搖到半江裏,歇了櫓,拋了釘,插一把板刀,卻討船錢,本合五百足錢一個人,我便定要他三貫。卻先問兄弟討起,教他假意不肯還我,我便把他來起手,一手揪住他頭,一手提定腰胯,撲通地攛下江裏,排頭兒定要三貫,一個個都驚得呆了,把出來不迭。都斂得足了,卻送他到僻淨處上岸。我那兄弟自從水底下走過對岸,等沒了人,卻與兄弟分錢去賭。”

兄弟二人早些年都是賭徒,沒錢了就到江邊“做籠子”搞錢。

大部分江湖人搞錢靠暴力,非常直接的殺人劫財,張家兄弟還是花了心思,以搞錢爲主,殺人的事基本不幹。

不管殺不殺人,二人的行徑都不光彩,典型的壞人。

接下來,張橫說:“如今我弟兄兩個都改了業,我便只在這潯陽江裏做些私商。兄弟張順,他卻如今自在江州做賣魚牙子。”

張橫的意思是說他們兄弟二人現在變好了?

不是,他的意思是做的事情比以前高大上了,江湖地位高了,以前是小混混兒,現在是老大了。

當老大,就更壞了。

他口中的“私商”,不是販私鹽之類的事,而是殺人劫財;他的弟弟張順成了魚牙子的頭兒,不經他同意,漁民們都不敢賣魚,這是欺行霸市,是用暴力手段搞壟斷,否則也不可能與李逵大打出手;兄弟倆先前也只是在潯陽江裏做壞事,其他人也都能在潯陽江裏謀生路,可現在整條潯陽江把他倆霸佔着,就連自小長在江邊的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威都沒法生存,只好投奔外鄉來的混江龍李俊。

此二人放在現在,那就是黑惡勢力團伙頭子。

張順,與張橫一模一樣,都是壞人,只是張順的出場不是殺人劫財,而是勇鬥蠻橫不講理的李逵。

二、假好人

李逵,喜歡賭博,喜歡殺人,雖然殺的人大多該殺,但施耐庵也着重提到他殺人的事,凸顯他的殘暴不仁。

不是好人的李逵去搶魚,不管魚牙主人對不對,他的舉動都會被看做是作惡多端。

這樣的人該收拾,所以張順勇鬥李逵,大家拍手叫好。

一個搶魚,一個出面教訓,高下立判,誰好誰壞一目瞭然。

可是,張順出面不是出於正義,而是出於對自己權威的維護。

就像皇帝一樣,爲了維護皇權的威嚴,穩固專制統治,可以犧牲任何一個人。

李逵搶魚,張順作爲魚牙主人若是不管,日後就沒法管理了,他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威望和地位就會受到威脅。

正因這場打鬥,讓大家忽視了張順先前做過的壞事,讓張順成了一個假好人。

一個水賊,就這樣被當做了豪傑,不知道是誰的悲哀。

攻打大名府時,宋江突發背瘡,命在朝夕,張順提出當年母親也是一樣的症狀,建康府神醫安道全可治。

之後,張順獨自一人去建康府請來安道全,宋江得救。

此事,能說張順是個好人嗎?

不能,只能說張順做了件對宋江有益的事,成了宋江的救命恩人。

救宋江一命,不可能抵消他做過的惡事。

再後來,高俅率軍攻打梁山泊,很多好漢都想殺高俅,但無機會,張順有了機會。

三敗高俅時,張順引領一班兒高手水軍把錘鑿在船底下鑿透船底,生擒高俅。

這件事,通常被看做梁山泊招安的轉折點之一,沒殺高俅,奸臣對招安的阻攔力度降低了很多,張順間接促成了招安。

促成招安成了好人了?

不是,假好人,真壞人。

張順清楚高俅的壞,清楚很多好漢想殺高俅,清楚宋江不想殺高俅。

就這樣,有機會殺高俅的張順,滿足了宋江,傷害了其他兄弟,比如被高俅害的家破人亡的豹子頭林沖。

當然,也怪林沖懦弱,面對高俅連動怒大罵都不敢,僅僅是怒目而視,懦夫一個。

能殺奸臣而不殺,也爲衆好漢埋下了禍患。

徵方臘期間,安道全因皇帝乍感小疾被召回,導致諸多好漢受傷後得不到有效治療而死,召回安道全,也是高俅等奸臣的主意;征討方臘結束後,宋江和盧俊義都被高俅等奸臣害死,阮小七被污衊有造反之心而貶爲庶人,小旋風柴進怕被奸臣陷害而辭官,等等。

好嘛,這張順真是幹了一件對奸臣有利的大好事,間接把諸多兄弟送上了西天。

所以說,他不是好人,關鍵時刻犯了糊塗,假好人。

三、亂殺無辜

在張順眼裏,根本沒有對與錯、好與壞之分,對自己有利就是對,就是好。

去建康府請安道全,乘截江鬼張旺和油裏鰍孫五的船,結果被這倆人劫了財並丟到揚子江裏。

施耐庵寫這個故事,不單是體現張順的水下功夫厲害和爲救宋江去江南的艱辛以及爲了宋江不惜犧牲自己的忠誠精神,還告訴我們“以彼之道,還使彼身,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當年張順和張橫兄弟倆怎麼害別人,這次遭同樣的手段害。

後來,這倆人被張順和活閃婆王定六殺了。

假如這倆人沒把張順丟到江裏,而是詢問他是誰,然後像張順遇見宋江那樣表達崇拜之意呢?

張順一定會認下這兩個賊人爲兄弟,然後一起找安道全,一同回梁山泊。

錯也好,壞也罷,張順都不在意,接下來殺李巧奴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巧奴,煙花娼妓一個,十分有姿色,原著有詩云:

蕙質溫柔更老成,玉壺明月逼人清。

步搖寶髻尋春去,露溼凌波帶月行。

丹臉笑回花萼麗,朱弦歌罷彩雲停。

願教心地常相憶,莫學章臺贈柳情。

當一個女性角色的外表被作者描寫成畫卷一般時,她的美已經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了。

張順殺李巧奴的理由很單一,李巧奴對安道全的牽絆。

想讓安道全心甘情願的走並安心留在梁山泊,只能殺了李巧奴。

至於張順看到李巧奴被虔婆安排去陪張旺,怕張旺在那裏壞事兒大開殺戒一事,並非他殺李巧奴的真正原因,他做好了殺的準備,只是張旺來到之後,張順多殺了幾個人罷了。

李巧奴是娼妓,這點無法更改,但娼妓不代表就該殺。

李巧奴的客人不少,只有安道全是常客,甚至對她達到了癡迷的地步。

娼妓,無情,所以也不可能得到情。

但她渴望情,所以面對安道全付出的真情時,她不捨放棄。

對其他客人,她只是陪睡,這是她的職業,也是屈居人下的無奈;對安道全,她付出的是真情,這是她的人性,是一個不受重視且遭鄙視的弱女子對男人的依靠。

李巧奴活着不易,她不讓安道全走,是不想失去唯一一個真心待她的男人。

假如沒有張順,安道全會替李巧奴贖身,然後養做外室。

外室不好,但對李巧奴而言已經很好了。

可張順的出現,硬生生的剝奪了一個女人即將到手的美好生活。

安道全都已經同意走了,張順還是要殺,這就是亂殺無辜。

至於怕安道全不能安心留在梁山泊的問題,不該張順考慮,只要安道全上山,就不可能下山了。

張順殺人,沒被譴責過,這次殺人,因李巧奴身份是娼妓,大家對娼妓的印象不好,加之施耐庵筆下的娼妓都不是好人,張順順理成章的再次成爲了豪傑。

四、死後封神

先前殺人越貨的山賊,受招安之後,身份發生了轉變,思想也發生了轉變,面對貪官污吏剋扣皇帝封賞時,不再喊殺,而是靜觀其變,懂規矩了,並且開始爲國爲民了。

假如一定要說梁山好漢是俠之大者的話,那隻能說招安之後的他們。

張順最大的優點是忠。

自打認識宋江,他便開始忠於宋江,甚至超過了李逵。

第一次招安時,有十二位好漢反對極其強烈,張順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招安後的張順,依舊忠於宋江,朝廷在他眼裏不如宋江。

正因此,纔有了張順的慘死。

但是,他的成神卻是因忠於朝廷。

與其他諸多水軍頭領一樣,張順前期立功並不多,也只是在三敗高俅時有過非常出彩的表現。

征討方臘時,張順開始了他的立功之路。

首戰潤州城,張順砍死了呂樞密麾下虞候葉貴,生擒了揚州城外定浦村陳觀家派去投拜呂樞密的幹人(富豪和官戶家中辦事的差役)吳成,瞭解到陳觀獲封揚州府尹,並派出隊伍給呂樞密獻糧。

有了這件事,纔有了後來梁山好漢假扮獻糧人員智取潤州城一事,張順立下大功。

之後,張順與水軍頭領一起立功頗多。

攻打杭州城,雙方僵持不下,金槍手徐寧重傷而死,井木犴郝思文被活捉遭方天定碎剮,宋江焦急萬分。

張順與李俊商量,想通過水路打破僵局,李俊建議先上報計劃再出徵,張順不聽,獨自前去。

李俊沒有全力阻止張順,這是他的聰明之處,自己可以不去立功,但不能阻止他人去立功。

張順選定“錢塘門、湧金門、清波門、錢湖門’中的湧金門作爲突破點。

第一次試探摸到水簾護定,因簾子上有繩索,索上縛着一串銅鈴而引起守軍的注意,只能潛入水中另尋機會;第二次試探,摸些土塊,擲撒上城去,被守軍發現,只好躲起來;第三次,把些土石拋擲上城去,見沒動靜,認爲時機到了,結果爬到半城,聽得上面一聲梆子響,衆軍一齊起。張順從半城上跳下水池裏去,沒等他潛入水底,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鵝卵石,一齊射打下來,張順被射成了馬蜂窩,慘死在湧金門外水池之中。

張順的死,一因着急尋破城良機,二因戰場作戰經驗不足,三因對自己能力的過度自信。

特別是第二點,哪那麼多蹊蹺事一起出現呢,稍有戰場經驗的人就清楚敵人來了,也清楚被敵人發現了。

這一點也是諸多梁山好漢的短板,很多好漢也都因此而死,比如被石寶算計而死的喪門神鮑旭、赤發鬼劉唐,都是死於這點。

張順死後,附體到哥哥張橫身上,殺死了逃跑的方天定,並告訴宋江:“小弟是張順。被槍箭攢死,一點幽魂,不離水裏飄蕩,感得西湖震澤龍君,收做金華太保,留於水府龍宮爲神。今日哥哥打破了城池,兄弟一魂纏住方天定,借哥哥身殼,跟到五雲山腳下,殺了這賊,徑奔來見哥哥。”

死後封神,這是好漢們想不到的事,就連宋江也想不到。

這件事是真的嗎?

施耐庵寫的不是神話小說,雖說有一些神話情節,但大多是有人暗中操作。

所以說,張順附體張橫和封神的事,也不存在。

五、封神之謎

不存在,那附在張橫身上的是什麼呢?

沒有什麼。

根本沒有附身一事,那都是張橫裝神弄鬼。

張順慘死之前,張橫與阮小七、侯健、段景住被宋江派往杭州南邊的錢塘江。

張順慘死的消息全軍皆知,張橫不可能不知道。

張橫得知消息之後,從錢塘江趕往杭州,五雲山位於錢塘江和西湖兩水相夾之間,張橫返回杭州和方天定逃離的路線一致,當張橫到水邊的時候,正好碰上了方天定,接下來張橫上演了一出弟弟魂魄附體殺敵將的鬼把戲。

之後,來到宋江身邊,說自己是張順,怎樣怎樣成神。

這種事,張橫做得出來。

當年他們兄弟倆還是賭徒的時候,在潯陽江靠的就是做籠子嚇唬人搞錢的事,長期行走江湖,也清楚江湖術士裝神弄鬼的把戲。

所以,張順死後,張橫爲了抬高弟弟,編造了弟弟已經被封神的故事糊弄人。

而他自己平淡無奇的人生,也因弟弟的轟轟烈烈而精彩。

張橫糊弄人的事,宋江、吳用都是清楚的,但他們不想拆穿,因爲張順成神讓梁山好漢忠義之名更盛。

後來,宋徽宗敕封張順爲金華將軍。

忠於宋江而死的張順,因“顯靈”殺敵將有功變成了忠於皇帝。

結語:

張順,與梁山泊上的絕大多數好漢一樣,都是壞人,曾經作惡多端。

但他因出場時勇鬥蠻不講理的李逵,贏得了大家的好印象,使其所做過的壞事被大家忽略,被當做了豪傑。最後成神魂附張橫殺方天定,更是大快人心,又被冠上了忠義千秋之名。

張順、魯智深、武松等正面評價多的好漢,都得益於出場時所作的豪俠之事,出場方式決定了他們的人生高度和大家的評價。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互聯網,很難覈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