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裏最爭議的電影,那肯定非《姜子牙》莫屬了。

這部電影一開始被大多數人所期待,羣衆普遍認爲它會是國慶檔冠軍,而它首日上映的票房就突破了3億大關。

然而,由於觀衆口碑趨向兩極,如今的票房走勢已經緩了下來,日票房也被原本的老二《我和我的家鄉》給奪走。

《姜子牙》的豆瓣評分只有7.1,貓眼評分也只有8.4,這個分數實在非常普通,而給予差評的觀衆一般都是指責其故事、人設存在問題。

也有的觀衆則表示帶着自家孩子去影院看《姜子牙》,但娃兒看不懂,看得不開心,表示被騙了,更有的觀衆指責《姜子牙》蹭《哪吒》熱度。

對此,有些給《姜子牙》好評的粉絲就拿出之前導演的採訪來說,表示《姜子牙》從未想過蹭《哪吒》熱度,還有電影本身就沒打算往閤家歡方向製作。

最有意思的是,有部分《姜子牙》的擁躉者們,似乎是站在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嘲諷《哪吒》,言語之中都透露着一種:

這《姜子牙》不是拍給小孩子看的,是拍給成年人看的,你們看不懂給差評=你們都是小孩子。

但老賽只能說,這種做法是真的有點難看。

首先,說《姜子牙》沒有蹭《哪吒》熱度,也許一開始在立項的時候,的確沒有這個想法。

但可以很確定的說,當《哪吒》大火,奪得了天朝票房影史NO.2的寶座後,製作方就讓《姜子牙》一直跟《哪吒》捆綁營銷了。

別的不說,這些各種類型的“捆綁式”海報宣傳,簡直是要多少有多少。

當初原定春節檔,《姜子牙》也是打着跟哪吒一起給觀衆們拜年的,各種聯動簡直多不勝數。

其實這種聯動也很正常,畢竟都同屬於彩條屋製作的動畫電影,故事背景又都是《封神演義》,先爆的帶帶後面的,大家都能夠理解。

但既然製作方要捆綁、蹭《哪吒》的熱度,那在享受《哪吒》帶來的紅利時,就肯定要承受風險。

《哪吒》帶來的紅利是什麼?是羣衆對《姜子牙》的無比期待,所以《姜子牙》首日票房就高達3.6億。

而看看其他國產動畫電影的首日票房?

《白蛇:緣起》,首日票房1028萬。

《大聖歸來》,首日票房1800萬。

《羅小黑戰記》,首日票房4500多萬。

即使是口碑爆款的《哪吒》自己,首日票房也只有1.44億。

動畫電影先天在受衆上就比不過真人電影,且以《姜子牙》兩極的口碑,以及不高的評分,倘若沒有《哪吒》給它拉熱度,首日票房能這麼高?

而風險是什麼?

就是很多觀衆都是《哪吒》的粉絲,或者是看過《哪吒》的路人,他們來看《姜子牙》,勢必會將兩者進行比較。

倘若《姜子牙》在他們眼裏的質量不如《哪吒》,又或者讓他們看得不開心(很多人都是帶娃兒去看的)那差評肯定會非常多。

而部分粉絲,卻想着喫《哪吒》的紅利,然後連風險都不想揹負,出事了就拼命想跟《哪吒》撇清關係,甚至不惜捧一踩一,完全忘了《姜子牙》的票房很大部分就是靠蹭《哪吒》熱度帶來的。

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不少給《姜子牙》打差評的觀衆,就是拿《姜子牙》來跟《哪吒》對比後給的分數。

因此,將《姜子牙》說成比全方位比《哪吒》更優秀,才能“反駁”這些觀衆給的“差評”是不客觀的,因爲你們就只懂看小孩子才愛看的《哪吒》,我們《姜子牙》可有深度得多了。

但不得不說這事真有點過河拆橋的味道,你《姜子牙》評分這麼一般,現在能拿來說事的就是票房,但沒有《哪吒》,你連票房都沒有,那就真成了“三無”電影(無評分,無票房,無路人口碑)

不過在上映2天后,《姜子牙》的票房日冠也宣告結束了,原來排第二的《我和我的家鄉》已經比它高出6000萬,不出意外的話,《家鄉》總票房超過它也只是這幾天的事。

嚴格來說,《姜子牙》這部電影質量不差,但沒必要說成它現在的成績好像全是靠自己“掙”回來的一樣,承認蹭《哪吒》熱度沒什麼可恥的,本來就都是自家人。

但一邊評分不高,票房下落,一邊卻又去指責給自己帶來熱度的小哪吒,那隻能說喫相很難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