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稱平城,中國九大古都之一。西漢初年,設平城縣。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將都城從盛樂遷到平城,大修宮室、宗廟,並劃定京畿範圍:東至代郡,西至善無,南及陰館,北盡參合。這一時期,大同地區得到較大發展,成爲南北朝時期,北中國最大的都市。作爲晉蒙冀三省交界處的重地,大同在遼、金兩代都被定爲西京。

四牌樓之一的永泰街牌樓。明朝時,大同作爲九邊重鎮之首,由藩王親自鎮守,顯示出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明朝政府設立馬市,對蒙古各部採取懷柔政策,允許他們在此通商互市。此時的大同不僅是邊防重地,更是重要的商貿重鎮。

1937年,大同街上的雜貨鋪。隨着北方蒙古各部與內地的貿易日益繁榮,晉商這一羣體也在這一時期逐漸發展壯大。不過到了清代,由於滿蒙一體政策的推行,不再向蒙古設防,以大同爲首的邊境重地逐漸成了內地城鎮,其邊境貿易的特權也隨之消失。因此,這些曾經繁榮一時的邊境城鎮也就衰落了。

1937年,大同城門。大同城牆爲明代大將軍徐達在原遼、金、元舊城基礎上新建而成。城牆高大雄偉,堅固險峻,佈防嚴密,各種防禦設施齊備。清順治五年,明將姜瓖降而復叛,據守大同。六年,多爾袞親自帶兵來攻,被擋在大同城下達九個月之久。城破後,多爾袞下令屠城。又因爲城牆太過堅固,使清兵損失慘重,爲泄私憤,多爾袞下令將城牆全部削低五尺。

1937年的大同城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城門城樓再一次遭到嚴重破壞。到這些照片拍攝時,曾經固若金湯的古城牆只剩下殘垣斷壁。

1937年,華嚴寺大雄寶殿。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年),清寧八年(1062)建成。遼末時毀於戰亂,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遼、金兩代時,大同都爲陪都,兩代皇室都對華嚴寺極爲重視。

1937年,大同,梳妝樓(鳳台)。遼朝蕭太后(蕭燕燕)曾多次來大同,其行宮就建在大同西北最高處,行宮內還有兩座高臺。站在高臺上,大同古城一覽無餘。後人也將蕭太后行宮稱爲鳳台,據說其內還有石盤一座,曾作爲蕭太后的梳妝檯,因此又叫梳妝樓。

1937年,大同九龍壁,位於明代王府內。

1937年,大同城外景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