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能夠從一名普通農民,憑藉自己的實力,推翻大明朝的統治。可以看出李自成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

並且李自成在推翻明朝之後,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也做了皇帝。雖然李自成做皇帝的時間很短暫。但也是靠自己打下的江山,名正言順。

李自成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在他起義初期便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這一口號極大的滿足了農民的願望。

明朝末年,大明王朝的統治腐朽,又趕上連年大旱。農民走投無路,飯都喫不上了自然是沒有活路了。

這個時候李自成提出平均分配土地,不需要農民納稅。自然是深得人民擁護,且不說李自成能佛實現得了。

單單是一句口號,對那些走投無路的農民,便極具誘惑力。事實也是如此,在李自成提出這個口號之後。

起義軍的隊伍迅速壯大起來。當時無論李自成走到哪裏,都深受人們擁護。很快李自成便聚集起義軍達百萬之衆。

當然這些起義軍由於多半是農民組成,沒有實戰經驗,戰鬥力是很弱的。必須在短時間內加以訓練才能成爲真正的軍隊。

這恰恰是李自成的強項。李自成多年率軍征戰,積累了大量有實戰意義的軍事思想。他將這些起義軍分爲戰鬥部隊和防守部隊。

分別加以訓練。同時他還非常重視讓士兵習武,還積極改善武器裝備。使得這隻起義軍在很短的時間裏變成了正規軍。

李自成能夠推翻明朝,一方面是因爲明朝軍隊腐敗戰鬥力弱,另一方面正是因爲自己有人數衆多的起義軍。

相對於李自成的百萬雄兵,清軍的數量就顯得捉襟見肘了,整個清軍加起來纔有十萬騎兵。雖然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役。

但兩軍對戰,人數多的一方還是具有絕對優勢。尤其是在古代冷兵器時代,人多就意味着力量大。

這也是爲什麼李自成在攻佔京城之後,面對吳三桂不投降。敢率軍攻打吳三桂和清軍的原因。因爲李自成心裏有底。

即便是自己的起義軍戰鬥力不如清軍和吳三桂的軍隊,但是憑藉人數上的優勢,也不至於被對方擊敗。

況且李自成自認爲自己的軍事才能還是蠻高的。畢竟自己率領這隻起義軍,已經把大明王朝給徹底擊敗了。

而吳三桂只是一方守將。在李自成的嚴重吳三桂成不了氣候。而關外的清軍之前李自成並沒有與之交手,李自成並不知道清軍是實力到底如何。

在李自成攻佔京城前夜。他還派人向崇禎皇帝講和。希望能夠幫助崇禎皇帝攻打清軍,以此爲條件換來封侯封王的待遇。

可惜崇禎皇帝並沒有接受李自成的條件。其實不是崇禎皇帝不願意接受李自成的條件。而是當時大明王朝內部崇禎皇帝已經無法駕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自成是有信心能夠擊敗清軍的十萬騎兵。因爲騎兵雖然作戰機動靈活。但是騎兵有一個弱點就是在山地作戰無法發揮優勢。

騎兵的主要優勢是在平原地區。這也是爲什麼李自成在於清軍對戰時失利的原因。如果當時李自成選擇在山地伏擊清軍,則結局可能是不同的。

然而李自成輸給清軍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爲李自成的起義軍不堪一擊。也不是因爲清軍的統帥比李自成高明。

說起李自成兵敗的原因確實是挺無奈的。李自成真正輸給的不是清軍,而是鼠疫,據史料記載,在李自成攻入京城之後。

正好趕上京城爆發鼠疫。李自成的軍隊士兵感染鼠疫的不計其數。這大大降低了李自成部隊的戰鬥力。

但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爲什麼清軍就不怕鼠疫呢?這其中的原因是很巧妙的。根據歐洲人研究發現。

在歷史上多次鼠疫爆發時期,騎兵基本上是不感染鼠疫的。後來根據科學研究發展,鼠疫主要是通過跳蚤和老鼠來傳播。

而跳蚤和老鼠是很討厭馬散發出來的氣味。離着很遠聞到之後便不會上前。所以騎兵很少會被鼠疫傳染。

所以清軍入關之後,基本沒有受到鼠疫的影響。所以李自成雖然擁有百萬雄兵,無奈士兵處於患病狀態。

自然是打不過清軍的十萬騎兵。李自成看到這種情況,當下決斷立刻撤離京城。當然這也意味着他錯失戰機。

在之後的戰役中,李自成一直處於被動,也一直沒能翻身。加上李自成在後期疑心增強,錯殺得力戰將。

接連戰敗導致軍心低落。很多將領選擇投降清軍。所以李自成逐漸實力衰退。最後李自成的氣運消失殆盡,被一羣土匪誤打誤撞給殺了。

結語:

總之,李自成雖然有百萬雄兵,但是在與清軍對戰中,面對清軍的十萬騎兵,不堪一擊。原因在我看來實屬天意。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