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的國慶中秋假期的尾巴巧遇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寒露時節,意味着氣候由熱轉涼,在外界環境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而我們人體內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外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陰陽平衡,正如《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如果不能順應四季調養,則人體可能發生“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的變化,所以寒露養生的重點是養陰潤肺,健脾益胃爲主。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營養科爲大家介紹幾款取材方便,簡單易做的滋補藥膳,宅家的你不妨趁着假期,精心做幾道滋補藥膳,加倍呵護家人健康。

蓮子百合羹

原料:蓮子15g、幹百合15g、冰糖適量,枸杞適量。

製法: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砂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蓮子肉爛,再加入枸杞,冰糖調味。

功效:蓮子歸脾、腎、心經。能夠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可以治療脾虛久瀉,心悸失眠等。其所含的氧化黃心樹寧鹼有抗癌、降壓的作用;所含的胡蘿蔔素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其所含的芸香苷有維持毛細血管抵抗力的作用。百合歸心、肺、胃經,可以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熱利尿,涼血止血,和胃解毒。兩者合用滋陰清熱,健脾補腎,寧心益智,是安神凝氣的佳品。

冬蟲夏草米粥

原料:小米100克,瘦豬肉50克,冬蟲夏草10克。

製法:將冬蟲夏草用布包好;豬肉切成細片。將藥包與小米、豬肉同煮粥,粥熟,取出藥包,喝粥喫肉。

功效:補虛損,益精氣,潤肺補腎。用於肺腎陰虛、咯血、盜汗、陽痿、遺精、腰膝痠痛、病體虛弱等症。

核桃荸薺鴨子煲

原料:核桃仁100克,荸薺15個,鴨子1只,香菇50克、紹酒7克、味精7克,雞精7克,姜7克,蔥7克,鹽7克,上湯2000毫升。

製法:鴨子宰殺後清洗去爪;核桃仁清洗乾淨;荸薺洗淨去皮;香菇洗淨,一切兩半;薑切片,蔥切段。

將鴨子、核桃仁、荸薺、香菇等食材一起放入鍋內,再加入各種調料,加入上湯,置旺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煲至鴨肉熟爛即可。

功效:補腎,益肺,潤燥。可用於腎虧腰疼、腿腳軟弱無力、肺虛久咳、氣短喘促、慢性便祕、小便不爽、尿路結石、更年期綜合徵等。

注意:陰虛火旺、疫熱咳嗽者禁食。

銀杏蒸鴨

材料:銀杏(白果)200克,白鴨1000克。

做法:銀杏煮熟,去皮,在豬油鍋內炸一下。用鹽、胡椒粉、酒將鴨內外抹勻,放入盆中,加入生薑、蔥花、胡椒,上籠蒸1小時,取出。用刀從鴨背切下,去淨全身骨頭,鋪入碗內,齊碗口修圓,修下的鴨肉切成和銀杏大小的丁,同銀杏和勻,放入鴨脯上,將原汁淋入,加入清湯。上籠蒸30分鐘,至鴨肉熟爛即成。

功效: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斂肺定喘的作用。適用於陰虛火旺,骨蒸勞熱,咳嗽哮喘等病症。

來源:營養科 中醫內科 作者:葉翔 胡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