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氧數據顏究院與每經智庫·未來商業研究中心共同出品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佈,對三線城市下的低線市場醫美消費現狀進行了詳細解讀。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14%,合法合規醫美機構僅佔行業12%,合法醫師僅佔行業28%。

可以這樣說,在醫美消費中,求美者有近90%的概率會碰到“黑醫美”。更令人擔憂的是,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者來說,這種情況或許還會更加糟糕。

白皮書指出,醫美消費高客單價的特性,導致衆多合法合規的醫美機構、有資質的醫師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合法合規醫美機構和醫師一般僅分佈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求美者的購買力在提升。一邊是稀缺的合規醫美資源,另一邊是城市人羣逐步提升的購買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日益凸顯。

白皮書還以貴州省醫美市場發展爲例,爲以上結論提供佐證。根據《貴州省醫美行業消費報告(1998-2018)》,貴州省醫美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不足8億元,發展到2018年已突破40億元。報告預測,2020年貴州醫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0億元,市場發展迅速且前景廣闊。

在貴州省醫美行業的機構份額佔比中,中小機構的市場份額佔比最高爲39.3%,大型連鎖機構、公立機構和新型精品診所的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爲37.6%、15.4%和7.7%。這其中的隱憂在於,當地醫美市場魚龍混雜,存在技術不發達、服務質量差等問題。較爲明顯的體現是,曾因虛假廣告盛行,當地政府一度嚴控廣審證(醫療廣告審查證明)辦理。

業內人士指出,當下中國醫美市場格局正出現結構性失衡。一方面,三線及以下城市求美者的購買力逐漸提升,未來將成爲醫美行業的主要增量市場,但目前相對缺乏合規的醫美機構。另一方面,很多一、二線城市的醫美機構趨於飽和,大多數機構只能在皮膚美容、注射美容等門檻較低的醫美項目上進行同質化的競爭。如果這些醫美機構能夠進入三四線市場,無論對於機構自身的發展還是對於求美者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不過,目前我國醫美行業的市場整合度還比較低,大型連鎖醫美機構的市場佔有率僅有7.5%左右。對於醫美機構而言,如果想要在新興市場進行開拓,做好先期品牌建設與發展規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基礎上,一、二線城市的醫美機構就可以憑藉自身的品牌影響力與資源優勢,持續分享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醫美市場增長紅利。

下沉市場的開拓不僅有利於醫美機構自身的增長,同時也是完善整個醫美服務體系與產業鏈的重要一步。不過,對於當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求美者而言,想要擺脫靠“命”去做醫美的困境,還需要在進行醫美消費之前多瞭解行業現狀以及項目信息,並通過口碑較高的醫美平臺對醫美機構進行評價對比。

相關文章